观察中医与西医示意图,中国传统医学与西方医学的区别是
①前者重感性和经验,后者重科学实验
②前者习惯因循守旧,后者注重实践创新
③前者重实用性,后者重理论性
④前者注重健身保健,后者重视治病救人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③
D. ②③
解读下图《汉纸出土地点及造纸术传播》,下列结论中较为合理的是
A. 在公元4世纪造纸术发明于中国的西北
B. 造纸术对亚洲的影响超过其他各个大洲
C. 造纸术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前提
D. 造纸术广泛传播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以下是我国在航天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生动地说明
①都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②中国开始掀起“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③在航天科技方面,中国已经迈进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④对巩固国防,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重大意义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③④
从秦朝“焚书坑儒”到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社会中的地位发生重大变化。下列关于这两种文化政策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两者确立的统治思想不同
B. 两者都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 两者都属于思想文化专制统治
D. 政治制度决定思想文化的不同命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之际的文学继承了宋代俗文化的特点,戏曲小说的繁荣就是例证。明代涌现出许多以唱南曲为主的传奇作品,如《宝剑记》、《浣纱记》等,充斥着愤世.怨世情绪。汤显祖是明代杰出的戏剧家,他的《金钗记》、《南柯记》、《邯郸记》、《牡丹亭》四部作品合称为“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的主人公杜丽娘是追求美满爱情.大胆冲破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小说艺术作品数量多,流传广,成就大。《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是讽刺巨著;《红楼梦》是古代小说的最高峰。明末清初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既是思想大家,又是著名的文学家。顾炎武的《日记录》、《亭林文集》,黄宗羲的《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王夫之的《船山遗书》等均是对中国文学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作品。
——冯天瑜《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五四新文学是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兴起和发展的新型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起点,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在形成过程中构建的第一座丰碑。它出现在中国社会转型的20世纪之初,与这一时期出现的新文化一同诞生,肩负着巨大的历史使命,直接体现五四时代精神,反映五四时代的重大社会现实,呼喊出人的解放、个性解放的时代心声。反映当时中国城市青年追求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成为这一时期多数作品竞相表达的主题,一群女作家以前所未有的性别意识和创作姿态树立起了女性独立解放的鲜明旗帜,女性文学开始崛起。……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的遗产是最丰富的,可是“五四”以后的新诗,主要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几乎割断了传统形式,未能在广大读者心中扎根,这是最让人失望的一个领域。
——摘编自黄健《文化转型时期的历史先锋——论“五四”文学新潮的先锋性》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明清之际文学作品内容方面的主要特征,分析这些特征形成的原因。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五四新文学兴起和发展的社会原因,指出五四新文学的局限性及其产生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对社会发展所承担的使命是什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81年,中国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竣工。1885年中法战争后,洋务派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铁路公司——开平铁路公司。尽管在修建铁路的问题上保守势力的反对最为激烈,洋务派往往在争论中寡不敌众,但是到1895年为止,全国仍陆续修建了360余公里的铁路。
——据冀城《自强·进取·抗争——洋务运动三十年》
材料二 因而中国建设大业必须以交通政策为头等重要,交通则以修铁路为先。“建设之大计,当远测于十百年后,始能立国于基本于永久。建设最要之一件,则为交通。以今日之国势,交通最者,则为铁路。无交通,则国家无灵活运动之机械,则建设之事,千端万绪,皆不克举。故国家有之交通,如人之有手足四肢。人有手足始可以行动,始可以作事;国家有交通,始可以收政治运用后活之效。否则,国家有广大之土地,丰富之物产,高尚思想之人民,而无交通以贯输之,联络之,则亦有等于无。譬智之人而无手足,不能行动,不有发挥,即有聪明才力,亦归无用。是以人而无手足而为废人;国而无交通,是为废国。余以全力筹划铁道,即为国家谋自存之策。”
——据《孙中山全集》第2卷
(1)根据材料一和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国人有关修筑铁路的主张。
(2)综合材料一和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铁路发展的主要原因,并阐述对铁路建设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