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945年12月,杜鲁门...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945年12月,杜鲁门正式提出“以实力求和平”的主题,明确提出外交与军事力量一致的原则。战后美苏之间展开的军备竞赛主要是核军备,根据形势制定“核战略”也就成了美国历届总统题中之议。美国于1961年专门成立了“美国军备控制与裁军总署”,负责有关军备控制的政策、研究以及宣传事宜。美国认为经济萧条和贫困是动乱和革命的根源,也是滋生“共产主义”的土壤。1949年通过的“共同防御计划”,确立了美国外援的基本原则,对盟国或友国的大规模经济和军事援助成为重要手段。利用国际组织、军事同盟,支持亲美政权,附有条件的贸易和技术转让等加强美国的渗透。随着美国势力在全球扩张,文化宣传工作正式成为经过国会立法的官方政策。20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因素对国际关系的作用似乎比军事和意识形态更为重要,这对美国的外交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资中筠《略论美国战后外交的若干特点》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战后外交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因素对国际关系影响力上升的原因。

 

 

(1)特点:以实力为后盾的强权政治(基于军事力量的外交);军备竞赛和裁军谈判相交替;援助和借助其他国家;避免与苏联直接冲突;重视意识形态宣传。 (2)原因:经济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西欧、日本的崛起);美国实力相对下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反战和平意识的影响;两极格局的瓦解。 【解析】 (1)本题考查美国战后外交政策的特点,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明确提出外交与军事力量一致的原则”、“美国军备控制与裁军总署”、“战后美苏之间展开的军备竞赛主要是核军备”、“对盟国或友国的大规模经济和军事援助成为重要手段”、“文化宣传工作正式成为经过国会立法的官方政策”等信息,概括特点。 (2)本题考查经济因素对国际关系影响力上升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经济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美国实力相对下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国际反战和平意识、两极格局瓦解等角度回答原因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明初政治制度承袭元制。中书省是“百司纲领,总率郡属”,凡事必先“关白”左、右丞相,然后奏闻皇帝。胡惟庸任丞相后擅权挠政,促使朱元璋决心削夺中书大臣的权力。洪武九年,先削去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等官名,只保留左、右丞相和左、右丞。洪武十三年正月,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杀了胡惟庸。同时,罢中书省,废除丞相相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使六部直属于皇帝。六部各设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六部尚书的品秩由原正三品升为正二品。又以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分掌兵事,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分典刑狱,使其互相牵制,一切兵刑大权也都总揽于皇帝。朱元璋还藉胡惟庸案废置御史大夫。后又改御史台为都察院,专职弹劾百司。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纠察内外官员。监察御史虽职责重大,但不过是七品官。另外,刑部主审讯,大理寺复审亦可驳正,朱元璋还按六部的建制,设立六科给事中,负责稽查各部,驳正章疏违误。

——摘编自漆侠《中国改革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朱元璋改革的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朱元璋改革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某一角度说,历史就是从有趣的故事中悟出生活的智慧。

——据百度百科等

任选一个典故,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典故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代工业化实际上是一个从“发达的有机经济”向“以矿物能为能源基础的经济”的转变。工业化“要成功地摆脱有机经济所受的制约越来越多地从矿藏中、而非从农业产品中获取原枓,尤其是能够开发大批能源储备,而非依赖各种过去提供生产所需热能与动力的可再生能源”。荷兰在17世纪曾是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但是本国不产煤,其他燃料也很少,必须从国外进口煤,这使荷兰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而且使本国经济置于外国商业政策支配之下。法国在1763年以前,商业并不落后于英国,1780年时铁产量3倍于英国。然而法国本身所产煤不能自给,需要从国外大量输入,这给法国工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不同的产业结构对于能源的需求影响不同,重工业要比轻工业和农业对能源的需求更多。15世纪以来,英国出现了重工业增长迅速的局面。1650年起,煤炭开始成为英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第一大能源,到1700年,煤炭在英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已经接近一半。从以有机能源为主到以化石能源为主,英国经历了人类近代史上的一场能源革命。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

材料二  明清江南工业发展最主要的特点是生活资料的生产占了社会生产的绝大比重,以重工业为主的生产资料生产在社会生产中所占比重十分微小,明清江南使用的燃料,主要有薪炭、芦苇、秸秆和煤四大类。工业中主要的燃料消费部门为五金加工,烧窑和煮盐,其次则为榨油、铡烛、染色、食品加工等。农业中主要的燃料消费部门则为蚕业。各部门对燃料种类的要求不同,五金加工要用煤或硬木炭,而烧窑则用煤或柴或炭均可,煮盐多用芦苇或茅草,蚕业则要用小木炭,其他行业大致以柴薪为主。五金加工业中,消费燃料较多的是铁业,江南地区虽然本上不生产生铁,但铁器制造业仍具一定规模。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煤资源已得到比较充分的开发,仍不能满足工农业生产需要,需要从湖南、江西、湖北等地输入煤炭。但总的来看,煤炭在燃料消费中所占比重并不大。

——摘编自李伯重《明清工农业生产中的燃料问题》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与中国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在能源消费结构上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能源与近代工业化之间的关系

 

 

查看答案

发表于1970年的美国短篇小说《玻璃山》,全文共分为100段,每段平均才一句话,并用阿拉伯数字标记出顺序,从1到100似购物清单的罗列以表面的数字逻辑和平行结构分解了文章的中心,从而凸显出上下文联系的不紧密。这一风格

A. 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形式

B. 注重对现实生活的模仿

C. 强调整体把握文章主旨

D. 突出文章主旨的明确性

 

查看答案

(题文)雨果认为其作品《悲惨世界》是一面镜子,“镜子说出了真理,所以被人憎恨,可是这样并不能阻止镜子是有用的”。巴尔扎克也说他的作品是反映现实生活的镜子。由此可见,二者的作品

A. 创作方法有同一性

B. 取材来源十分广泛

C. 真实反映社会现实

D. 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