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以“三家分晋”为开篇: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天子正式任命晋国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候。司马光认为这是真正礼崩乐坏的开端,是周室衰落的关键,“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也”。司马光此举意在
A. 对周天子的分封表示不满
B. 强调坚持传统秩序的重要性
C. 说明维护纲常伦理的必要
D. 承认“三家分晋”的合法性
周朝时,士以下的胥吏阶层靠“稍食”(官府发放的口粮及衣装)为生,它的多少要依职事与考课而定,按等级发放。该制度
A. 说明官僚政治开始形成
B.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 服务于分封制和宗法制
D. 说明等级制度逐渐加强
在某些画家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觉到画家对现实生活消极、悲观和失望的情绪,感觉到他们思想中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这些画家的美术流派应属于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印象主义
D. 现代主义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在此强调的是
A. 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B. 马克思主义的应用比基本原理更重要
C. 少谈些抽象的主义多研究些具体的问题
D. 多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
邓小平认为,探索中国模式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吸收和借鉴别国的经验。中国发展模式可以为世界上其他国家提供某种经验,但也不能照搬到其他国家。据此可知中国模式
A. 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模式
B. 只能解决社会主义国家的问题
C. 可能被其他国家成功复制
D. 是中国实际和世界经验的融合
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民粹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