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张之洞在《筹设炼铁厂折》中统计,1889年“内地铁货出洋以锅为大宗,其往新加坡、新旧金山等处,由佛山贩去者约五十余万口,由汕头贩去者约三十余万口,由廉州运往越南者四万余口”。这些数据说明晚清
A. 传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洋务派积极开办民用企业
C. 炼铁技术超越西方水平
D. 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紧密
下图为珍藏于故宫的清代《雍正行乐图》,图中的雍正穿洋装戴假发,却手持钢叉,深入虎穴,真是勇猛无双。这一作品
A. 反映出清初社会生活风尚的重大转变
B. 体现了统治者对外来文化的开放态度
C. 具有鲜明的西方现实主义的绘画风格
D. 表明清政府长期实行海禁政策的终结
北宋蔡襄指出:“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这一做法
A. 有利于中央决策的制度化
B. 意在避免唐末五代藩镇之弊
C. 促成了宋代大一统的局面
D. 推动宋代科举制发展到顶峰
通过对比下图《东汉十四州示意图》与《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我们可推知
A. 汉唐间南方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B. 隋唐时期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
C. 唐中央对吐蕃实施了有效管理
D. 汉唐间中央开始直接管理地方
墨家认为“天”与“鬼”是箝制人们行为的外在力量,能帮助天下安定,必须服从;丧、葬、音乐不利于积累财富与繁庶人口,这些礼乐制度必须废除。这反映出
A. 儒学无法适应社会需要
B. 墨家思想具有实用色彩
C. 墨学在争鸣中发展完善
D. 墨家对儒家思想的扬弃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英国哲学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的政治学著作《代议制政府》,首次出版于1861年。其发表时,正是英国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蓬勃展开的时期,资产阶级正力求夺取对议会的最后控制权,人们所关心的首要政治问题就是议会改革问题。
穆勒认为,一种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存在是人们选择的结果,理想上最好的政府形式是代议制政府。穆勒主张,在代议制民主制中实行三权分立,但并不主张三权平等与相互制衡。议会可以监督和控制政府,但不能直接干涉行政活动,否则只能“由无经验裁判有经验,由无知裁判有知”。在选举权方面,主张扩大选举权、妇女应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实行无财产或阶级条件限制的普选制,劳工阶级基数庞大,将拥有最多数的代表。议会表决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雇主及其它少数人阶级代表的意志就会受到压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多数人的暴虐”。因此,穆勒建议在普选制下实行“复数投票权”,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应同时享有两张或两张以上的选票的权利。
——摘编自靳海山《走出大众民主的困境——穆勒的代议制度》等
(1)根据材料,概括穆勒的主要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穆勒上述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