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了维护家庭的稳定与和谐,古代思想家们提出了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了维护家庭的稳定与和谐,古代思想家们提出了父慈子孝、夫义妻顺、兄友弟悌等家庭伦理道德规范。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以父慈子孝作为调节父子关系的基本行为规范,从根本上服从于“父为子纲”。它片面强调“子孝”,否定子女的独立人格,维护了传统家庭中不平等的尊卑制度。随着宗法制度的巩固和加强,夫权逐渐强化,男尊女卑、夫主妻从等伦理规范也随之被强化。在传统社会中,人一出生便被包围在层层的家庭关系中,个人是血缘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上以继宗庙,下以续万世。政治以伦理为本位,伦理以血缘为原型,最终的原理是家庭血缘的情理上升为国家政治的法则。

——据王苏《试析传统家庭伦理的内容及其特征》整理

材料二  近代以来历次思想解放运动都提出了“婚姻革命”的口号。20世纪初,有人用西洋音乐简谱写了一首《自由结婚纪念歌》,歌词写道:“世事新,男女平等,文明国,自由结婚乐。”明末清初,随着西学的传入,进步知识分子对传统婚姻陋俗的批判,人们的婚姻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清末民初的婚姻变化体现了这,浙江遂安“近自妇女解放声起,离婚别嫁亦日益见多”。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都不同程度地批判了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把妇女问题作为改造社会的基本问题。1920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男系制与遗产制》一文,文章建议男女同时平等地拥有财产继承权,女子也能继承遗产。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离婚增加,中国一些留学生受其影响,亦热衷于离婚。

——据李桂梅《略论近代中国家庭伦理的嬗变及其启示》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家庭伦理的主要特征,并说明其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家庭伦理的新变化。

 

 

(1)特征:强调家庭成员间的和谐相处及等级差序;注重家庭本位(将家庭视为核心,个人利益服从家庭利益);家国一体(家是国的基础,家国的利益根本一致,不可分割)。 成因:自然经济条件下,家庭是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宗法观念与传统儒学的影响。 (2)变化:婚姻自由,妇女解放;反对男尊女卑,主张男女平等;男女有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解析】 (1)本问有2个小问。第一小问是特征,从材料中“为了维护家庭的稳定与和谐,……维护了传统家庭中不平等的尊卑制度。”可以得出其特点是强调家庭成员间的和谐相处及等级差序;从材料中“在传统社会中,人一出生便被包围在层层的家庭关系中,个人是血缘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上以继宗庙,下以续万世。”可以得出其特点是注重家庭本位(将家庭视为核心,个人利益服从家庭利益);从材料中“政治以伦理为本位,伦理以血缘为原型,最终的原理是家庭血缘的情理上升为国家政治的法则。”可以得出其特点是家国一体(家是国的基础,家国的利益根本一致,不可分割)。 第二小问是成因,根据所学高中历史知识可知其成因是自然经济条件下,家庭是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从材料中“政治以伦理为本位,伦理以血缘为原型,最终的原理是家庭血缘的情理上升为国家政治的法则。”可以得出其成因是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从材料中“古代思想家们提出了父慈子孝、夫义妻顺、兄友弟悌等家庭伦理道德规范。……随着宗法制度的巩固和加强,”可以得出其成因是宗法观念与传统儒学的影响。 (2)从材料中“世事新,男女平等,文明国,自由结婚乐。”可以得出其变化是婚姻自由,妇女解放;从材料中“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都不同程度地批判了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把妇女问题作为改造社会的基本问题。”可以得出其变化是反对男尊女卑,主张男女平等;从材料中“文章建议男女同时平等地拥有财产继承权,女子也能继承遗产。”可以得出其变化是男女有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代学者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中曾专门撰文揭露历朝正史中的隐讳问题。他对史书中的隐讳,通常持批评态度。但是,对于《明史》,他却没有提到隐讳之事,因为该书是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编修的。据此可知

A. 《明史》体现秉笔直书的修史原则

B. 清代思想文化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C. 清代学者修史不再重视隐讳问题

D. 史书编撰在清代达到了最高水平

 

查看答案

“密折”一词始用于康熙朝,最初为一种特权,仅限于少数亲信官员等使用。康熙五十一年前后,地方和中央人员才普遍获得奏折权。雍正帝继位以后,又给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一级的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据统计,当时上密折的人数达到1000人以上。这从实质上表明

A. 清朝中央政府决策的开放性

B. 中央的政治权力进一步加强

C. 清朝中央政府广开言路

D. 清朝加强了对边疆的控制

 

查看答案

元朝的大一统超迈前代,其疆域“北踰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实施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的设立旨在

A. 独立民政事务,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

B. 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

C. 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D. 防范宰相擅权,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查看答案

北宋副宰相张方平在论及地方武职官员任职状况时感叹说:“地形山川未及知,军员仕伍未及识,吏民士俗未及谙,已复去(再度离任)矣!”材料表明当时

A. 事权分割导致宰相无所事事    B. 重文轻武造成武将碌碌无为

C. 为防范割据而人事变动频繁    D. 中央集权强化终结地方分裂

 

查看答案

《后汉书仲长统传》说:“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此时的“台阁”

A. 是丞相等三公的下属机构

B. 是对中外朝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C. 完全掌握了国家决策权力

D. 形成了三省六部制的雏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