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举了这样的例子:“您想,他(朱)看到了什么?一间又湿又低的地下室,家具就只有两把旧椅子、一张三条腿的圆桌、一只箱子,没有床,只是墙角有一堆陈麦桔,上面盖着两条脏床单,火炉旁有两个木墩子。我这位可怜的朋友走进去的时候,可怜的杰克坐在火炉旁的一个木墩子上正用缝衣针替老婆补袜子。杰克很不好意思地说:‘我知道这不是我干的活,可是我那可怜的老婆在工厂里;她早晨半就到那里去,直要工作到晚上八点钟,回家时已累得啥也不能干了。所以只要是我能做的,我就得替她做。我没有工作,已经三年多没有工作了,我这一辈子再也找不到事情了说着就痛哭起来。朱后来告诉我,他听了这些话以后,就用他所有从小在工厂里学会的骂人的话咒骂工厂、厂主和政府。”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信息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与欧洲不同的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社会保障一开始就是政府的公共职能,而欧洲古代和中世纪的社会保障主要由教会和慈善团体承担,政府努力是近代的事,我国自古以来就由政府主导社会保障工作,以家庭赡养、家族间的收养和私人的施舍为辅。我国古代的社会保障事业自宋代起全面发展勃兴,政府主导建立了多主体投入、覆盖范围广阔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宋代对个人的社会保障,一是弃婴养育,二是助学济困,三是贫病救治,四是养老善终……上古君长除了利用公共权力救灾恤穷外,还注意敦美风俗,让家族乡党这种血缘和地缘互相合作,自然解决基层社会生活的事务和难题,使基层组织实现多重功能,达到安居乐业。
——摘编自康建胜《中国古代社会保障的立法与实践》
材料二:与西方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社会保障项目相比,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障事业正处于起步阶段。今天的落后与历史上的错失机遇是分不开的,纵观近代中国社会保障发展史,我们发现错失了三次大力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良机,第一次是在清朝末年,一些先进的社会保障思想涌入中国但最终没能被付诸实践。第二次是在民国时期,虽然南京国民政府先后实行了一系列旨在安抚劳工、缓解冲突的社会保障措施,但由于战乱、腐败等原因,其调节能力有限,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并没有真正确立起来。第三次是在“文革”时期,十年动乱使我们丧失了发展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良机,企业、农村负担沉重,阻碍了社会保障事业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浅析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保障错过的三次重大发展机遇》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重视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现代中国社会保障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有位法国作家在文学创作时提出了“不要妖怪,不要英雄”的口号,认为“只要是真的就是好的”。据此可知,该作家主张的创作风格是
A. 浪漫主义
B. 古典主义
C. 现代主义
D. 现实主义
1956年4月,中宣部部长陆定一提出:“对于学术性质、艺术性质、技术性质的问题要让它自由,要把政治思想问题同学术性质、艺术性质、技术性质的问题分开来。”这一言论
A. 实现了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
B. 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
C. 反映了国内去政治化的潮流
D. 纵容资产阶级思想的自由发展
1907年,孙中山说:“我们现在已经陷入‘双重奴隶’的田地了。我们应该赶快湔洗这个耻辱,以免除亡国灭种的痛苦。我们革命党的行动,就是要谋中国的自由平等。”这反映了他的
A. 民生主义思想
B. 民权主义思想
C. 民族主义思想
D. 国民革命思想
康有为说:“董生(董仲舒)更以孔子作新王,变周制,以殷、周为王者之后。大言炎炎,直著宗旨。孔门微言口说,于是大著。孔子为改制教主,赖董生大明。”康有为这些言论的意图是
A. 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B. 促使儒学传播的普及性
C. 肯定董学的历史进步性
D. 维护专制君主的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