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钱穆认为:“秦汉以来的郡县制,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统一国,此项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郡县制能发挥这一作用,是因为
A. 能够消除地方割据
B. 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C. 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
D. 保证了官僚队伍的廉洁
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太庙,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这种现象源于我国早期的一项政治制度,其特点不包括
A. 嫡长子继承制
B.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C. 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
D. “国”与“家”相结合
材料 许景澄于1845年出生于浙江嘉兴,原名葵身,字竹筠。1868年,他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其从政之初,正值洋务运动勃然兴起之时,许景澄广泛借鉴西方先进思想,提出“尔后国家大势必重邦交”主张,并果断放弃研习八股文,专治经世之学。在处理新疆帕米尔问题的过程中,许景澄深感中国的边疆地图十分匮乏,现有地图错漏百出,难以使用。例如清政府发来的电报中涉及的卡伦(边防所)方位,与现地查勤的位置居然无一符合,中国的地图上也没有明确标定出西部边疆的界限,使得外交斗争缺乏可靠的依据。在谈判期间,他又一次发挥了博文好学的特点,广泛查阅历史资料,借鉴英、俄、法等外国地图,经过认真考订,汇成《帕米尔说》《帕米尔图叙倒》《西北边界地名考证》等。
——王残阳《许景澄:悲剧的晚清外交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许景澄外交思想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许景澄外交活动的作用。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29年,马奇诺再次出任法国陆军部长,经过多方努力,最终促使国会在1930年通过了防御工程的预算拨款。1935年底,绵延数百公里的地下钢铁长城马奇诺防线基本竣工。20世纪30年代,世界军事技术发生了重大变革,法国军方也及时地捕捉到这一信息,但法国因为仰赖绵亘防线的作战形式,其军事学说基本上停留于20世纪20年代对一战经验的总结。当戴高乐将军系统地提出组建机械化装甲化部队的意见时,遭到了军方高级领导人的群起攻击。军事当局对马奇诺防线的过分重视和渲染,使法国军界产生了严重的自满心理,在这种氛围中戴高乐的机动战思想难逃厄运。尽管法德主要兵器的数量和质量之比不相上下,然而,在使用这些部队和武器的军事学说和作战原则上双方大相径庭。
——摘编自杨凯《二战前法国军事战略透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修建马奇诺防线的背景。
(2)根据材料,概括马奇诺防线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奇诺防线对法国产生的影响。
材料 宋代的军队主要分禁军与厢军,全部由职业军人组成,不再从事其他职业。(军队)平居无事时,集中进行训练、校阅,一旦有事,则开拔出战。从军当兵,成为当时社会上的一种职业。皇帝是全国军队的最高统帅,拥有调兵遣将的指挥权和招募、训练、管理的最高权力。
宋真宗时,马知节说“当今兵柄尽出陛下掌握,至于一命之士,皆由旨授”。宋初,由于侍卫亲军都副指挥使与都虞侯均不再除授,侍卫马军司与侍卫步军司遜分立,加上殿前司,合称“三衙”。三衙分掌禁军,厢军也隶属于侍卫马军司或侍卫步军司,但是三衙只管训练,而不及其他。宋初,禁军约二十万,其中十万驻守京城,十万分驻各地,驻守京城的主要是殿前诸班,是属于禁军中最精锐的部队,战斗力最强,驻扎各地的主要是侍卫马军或侍卫步军,两军的精锐不及殿前军。
——摘编自张其凡《宋代兵制改革及其特点》
(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兵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兵制改革的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博林布鲁克(1678﹣1751)通过了解中国文化,找到了中国存在原始自然信仰的证据,认为这种信仰“不是天神论,也不是偶像主义,而是‘自然的道理,”,“孔子……所谓‘天,就是‘自然7,所谓'天道,就是‘自然的道理,”。据此,他猛烈攻击基督教的注疏家和神学家是“为上帝制造谣言的人”。伏尔泰说我已经仔细读了他(孔子)的……我夺其中只看到纯粹的道理,而丝毫没有骗人的东西。”而所谓骗人的东西,“系指一切不合理的事物,如神的启示、神学、形而上学之类”。学科全书派的重要人物霍尔巴赫(1723﹣1789)从儒学的伦理政治文化中,找寻到反对法国和欧洲野蛮君主专制制度的依据,认为“中国可算是世界上所知的唯一将政治的根本法与道德相结合的国家”,“欧洲政府非学中国不可”。于是,欧洲出现了蔚为壮观的“中国文化热”。
——据姜林祥《儒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等整理
材料二 在欧洲的启蒙时期,许多的思想家都从耶稣会士译介的儒学著作里汲取灵感,充分发掘儒学的精蕴,与此同时,儒学大本营的国度里正经历明清交替及清朝巩固与强盛的时局变换,一些启蒙思想家针对明末封建君主专制的残暴性和腐朽性,提出尖锐的批评,并提出了带有民主性和人民性的新思想和新理论。梳理其言论主张,他们也是从儒学的经典里寻才七批判的武器。明末清初,以黄宗羲为代表的一批思想家重拾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精蕴,一致把矛头指向君主制度……相距万里之遥的中国和欧洲,一些思想家们皆从儒学中寻找到批判现实的理论武器。此固然因于儒学自身中所存在的“理性之光”,但更重要的应在当时的现实条件中寻找能够接纳儒学的基础。
——摘编自谈家胜《17、18世纪中西启蒙思想家取用儒学精蕴及其影响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18世纪中西启蒙思想家思想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西启蒙思想家取用儒学精蕴现实基础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