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设六科给事中,史载,“明代虽罢门下省长官,而独存六科给事中,以掌封驳之任,旨必下科,其有不便,给事中驳正到部,谓之参科,六部之官无敢抗科参而自行者。”六科给事中的设立
A. 一导致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B. 加强了对全国官员的监察
C. 引起中枢决策发生异变
D. 减少了行政决策中的失误
公元1314年,元朝决定实行科举考试,将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重要考试内容,还确立了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分卷考试,各取二十五人的制度。这一措施
A. 体现人才选拔地域公平
B. 加速元政权封建化进程
C. 终结蒙古贵族特权政治
D. 促进元朝文化学术繁荣
湖南蚕桑业原本比荆(州)襄(阳)落后,在五代时有了一定的发展。《资治通鉴》记载:“湖南民不事蚕桑,(高)郁命民输税者皆以帛代钱,未几,民间机枢大盛。”这一变化表明
A. 赋税改革促进民间手工业增长
B. 手工业专业化趋势加强
C. 丝织业成为百姓主要收入来源
D. 经济重心己经完成南移
“籍礼”原是村社中每逢某种农业劳动开始前,由首领带头举行的集体耕作仪式,行籍礼时,有天子亲执未耙在籍田上三推或一拨,表示先天下而耕种。这一礼仪在《国语》、《汉书》、《唐书》中均有记载。这反映了
A. 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B. 井田制逐步走向瓦解
C. 古代重农思想的盛行
D. 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洋布每百斤需三十三元,印度棉亦在三十元内外,而华棉每百斤仅需十二三元,多至十七八元而止。故近年洋船回国,多购中国棉花,压载出口”。
——《续富国策》
请完成:
(1)依据材料一,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
(3)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请依据材料进行说明。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我们的政体的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
——伯利克里
材料三 如图是有关秦朝和古希腊中央行政管理体制的示意图
(1)材料一体现了雅典的两项重要制度,简述其职能或作用。
(2)材料二中的“多数人”是指哪些人?从政治、经济、地理环境三个方面,分析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成因。
(3)“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和古希腊所创造的政治制度产生的必然性。秦朝和雅典的政治制度分别对中国古代和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