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对外国人在华企业,采取按国籍、系统、行业区别对待的办法,分别轻重缓急给予正当处理;又有计划、有步骤、有区别地处理了外资企业和外国政府或外国人在中国兴办或津贴的各种文化、教育、卫生与救济机构。这些措施
A. 融洽了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关系
B. 确立了新民主义的革命纲领
C. 奠定了与各国平等交往的基础
D. 实现了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掌握
20世纪40年代初期,画家古元在延安创作了作品《青纱帐里》(见下图)。对该作品的历史解读最准确的是
A. 工农武装革命根据地建立
B. 发动敌后人民力量抗日
C. 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
D. 正面战场顽强阻击日军
1918年7月,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一文,指出:“俄罗斯之革命,非独俄罗斯人心变动之征兆,实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之征兆。”“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唯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表明李大钊
A. 认识到俄国革命的时代意义
B. 萌发了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想法
C. 总结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
D. 主张实行联合苏俄的革命政策
1872年,李鸿章支出一些官款作为启动资金,谕令候补知府朱其昂招集商股,购置轮船,设立轮船招商局。可是,入股者不多,资金缺乏,李鸿章只得向招商局注入大量官款,实行官督商办。李鸿章将这种体制概括为“商为承办,官为维持。”这一体制
A. 使洋务企业垄断中国航运业
B. 增强了与外轮公司竞争力量
C. 保障私人投资者的经济利益
D. 明晰了民用工业的产权归属
明初,设六科给事中,史载,“明代虽罢门下省长官,而独存六科给事中,以掌封驳之任,旨必下科,其有不便,给事中驳正到部,谓之参科,六部之官无敢抗科参而自行者。”六科给事中的设立
A. 一导致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B. 加强了对全国官员的监察
C. 引起中枢决策发生异变
D. 减少了行政决策中的失误
公元1314年,元朝决定实行科举考试,将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重要考试内容,还确立了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分卷考试,各取二十五人的制度。这一措施
A. 体现人才选拔地域公平
B. 加速元政权封建化进程
C. 终结蒙古贵族特权政治
D. 促进元朝文化学术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