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川沙县志》记载晚清:“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幼弱女子,亦无有习之者。”由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
B. 上海一带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C. 洋货入侵挤压了民族工业发展
D. 中国人民抵制西方工业文明的传播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 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使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C. 战后开放的商埠均以沿海为主内地为辅
D. 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18世纪后期,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的根本原因是
A. 英国工业品很难在中国找到市场
B. 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政策
C. 中国手工业品的质量优于英国
D. 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19世纪中期以后,洋货——漂洋过海从外国进口的货物,包括洋火(火柴)、洋布(机纺布)、洋油(煤油)等,日益涌向中国市场。这种情况表明
A. 中国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B. 中国被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D. 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近代《青浦县乡土志》载:“自租界北辟,男以鬻贩营生而奢华渐起,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矣。”这表明
A. 工业文明冲击传统思想 B. 坚船利炮加剧民族危机
C. 纲常礼教束缚妇女解放 D. 千古变局催生救亡图存
某部电影叙述1856年上海的场景,下列各组镜头描述中,有悖史实的是
A. 大街上有英国商人的身影
B. 悬挂日本国旗的工厂一家接一家
C. 一妇人身披洋巾招摇过市
D. 中国农产品正在装运准备外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