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苏联外交部长向苏共中央汇报:“我们努力利用法国政府显而易见的急于从印支脱身的愿望,这样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取得了一个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的机遇。”中国政府抓住这一“机遇”
A. 成功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参加日内瓦会议并发挥积极作用
C. 出席万隆会议并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获国际社会认可
我国1975年宪法规定: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通称“四大自由”,就是你可以对你认为的任何坏人、反革命、阶级敌人,采取上述形式,任意“揭发”)……国家保障人民群众运用这些形式。我国1982年宪法在“总纲”中删除了“四大自由”,增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这种变化说明
A. 我国已经建成了比较完善的法制社会
B. 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有了完全的保障
C. 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遭到一定的削弱
D. 我国的法制社会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
1980年,第41届广州春季交易会规定可同来自港澳地区和旅居海外的华商洽谈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贸易。其直接背景是
A. 中共八大的召开
B.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C. 两岸实现“三通”
D. 《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1938年3月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亲信卡尔逊在《关于中国西北部军事活动的报告》中说:中国广大民众具有一种崭新而且不寻常的民族主义精神;日本步兵在应对传统军事战役时效率较高,但面对没有固定方法可循的战术时却无所适从。这一报告高度肯定了
A. 中共领导发动的敌后游击战
B.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积极防御作战
C. 国共合作挫败日军狂妄计划
D. 抗战相持阶段国民政府的战略调整
1935年,中国共产党宣布:“只要国民党军队停止进攻苏区(共产党统治区域)行动,只要任何部队实行对日抗战……红军不仅立刻对之停止敌对行为,而且愿意与之亲密携手共同救国。”这反映出当时
A. 中国共产党放弃了对军队的领导权
B. 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
C. 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
D. 国内的阶级矛盾已经不足为虑
1894年8月1日,清政府颁发上谕对日本宣战,说是日本有了一系列“不遵条约,不守公法”的挑衅行为,中国忍无可忍才付诸武力,对日开战。同一天,日本天皇也下诏对中国宣战,称中国首先破坏了东亚和平,所以日本挥拳出手,要求臣民竭尽全力对中国作战,不过十分显眼的也加了一个前提,即要求上述的举动“不违反国际法”。该材料表明甲午战争时期,中日两国
A. 都是正当的维护国家利益
B. 都用国际公法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C. 试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D. 都以维护东亚地区的和平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