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朝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义务等作出详细的规定。这直接有利于:
A. 规范官员行为,提高监察效率
B.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C. 完善监察体系,有效杜绝腐败
D. 行政与监察分权制衡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在其颁布的《中华民国约法》中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由全体国民组织之。”这反映出:
A.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 袁世凯着力维护民主共和
C. 国民成为中华民国的主人
D. 三民主义得到真正的落实
太平天国运动在其14年斗争中,先后颁布了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与施政方案《资政新篇》。这两个政治文件都:
A. 体现了农民的诉求
B. 否定了封建剥削制度
C. 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D. 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中国20世纪面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
A. 甲午战争和公车上书
B. 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 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
D. 《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在思考中国的这场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其他任何战争的时候,笔者必须明白,中国并不是由一个民族构成的,而是由一群人组成的。……实际上中国像一个百孔千疮的沙袋,一拳击去,沙子四处飞溅。”作者在此认为中国“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 中国人缺乏民族意识
B. 中国军队战斗力涣散
C. 君主专制体制的落后
D. 清政府备战组织不力
德国驻日公使曾接到国内电训:“现在日本的和平条约(《马关条约》)损害了欧洲和德国的利益,尽管后者的范围尚小,我们不得不抗争。日本必须让步,因为对三国斗争是没有希望的。”这反映了甲午战争后:
A. 列强清除了日本在华势力
B. 中华民族面临深重危机
C. 日本遭到了西方列强侵略
D. 德国占据大量中国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