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五六十年代,法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塞提出,国家对经济调节的最好方式是计划化,所谓“法国式计划化”就是寻求一条中间道路,把人对自由的追求、个人创造性的发挥与发展经济的共同方向统一起来。马塞的“法国式计划化”
A. 把“计划”定义为计划经济
B. 是国家协调所有社会力量的发展方式
C. 主张实行完全的市场调节
D. 是对“滞胀”引发经济危机的反思
1985年5月,国家科委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的请示,在请示中引用了中国的一句谚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星火计划”由此诞生。“星火计划”的寓意为科技的星星之火,必将燃遍中国的农村大地。该计划的提出是为了
A. 适应两弹一星的战略目标
B. 改变农村经济建设粗放式经营的状况
C. 推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D. 配合“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施
1920年12月,列宁说,“不使小农经济在实际上得到大量的改善,我们就没有出路,因为没有这个基础,任何经济建设不能进行,无论多么伟大的计划都会落空”,也“不应该奢想向社会主义和集体化的过渡”。这说明列宁
A. 试图实现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
B. 看到了当时经济政策的一些弊端
C. 认为推行新经济政策时机不成熟
D. 在经济政策取舍上明显过于保守
中共创始人李大钊曾说:“在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90%以上,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扪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此材料意在说明( )
A. 中国革命依靠的主要力量是农民 B. 农民将是中国革命的最大障碍
C. 中国革命必须铲除封建小农经济 D. 中国的革命必须依靠无产阶级
据学者饶斯基估算,1914-1934年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2%-2.5%。按此推算,1933-1953年20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应增加1.63倍,而实际上这一时期只增加了28%。这说明
A. 世界经济危机和国共内战对经济影响不大
B. 日本的侵略导致了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转型
C. 日本的侵略战争打断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D. 两次世界大战都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发展
1890年,美国国会制定了第一部反托拉斯法,即《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这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授权联邦政府控制、干预经济的法案。但在随后的10年里,美国的工业垄断组织却从24家增加到157家,资金总额增加了近7倍。这表明当时的美国
A. 放弃了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B. 国会力图维护美国中小企业的利益
C. 反垄断法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D. 垄断组织适应了大工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