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各国社会福利支出最高时较前增长了15%,占GDP的比重也上升了十个百分点。社会福利的增长速度比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快了一倍左右。据此可推断
A. 社会矛盾激化促使经济政策调整
B. 高福利增加国家的负担
C. 国有化是推行福利制度的前提
D. 福利政策遏制经济危机
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中称:“西方现代化经几百年的发展,其优与弊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下列措施中,旨在“修补资本主义”的是
A. 发行国际货币基金
B. 组建世界银行体系
C. 实施区域合作战略制度
D. 建立“社会福利”
下图反映了1929—1937年美国失业工人人数的变化情况,导致这个时期失业人数逐步回落的直接有效的措施是
A. 整顿金融
B. 颁布《工业复兴法》
C. “以工代赈”
D.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全国工业复兴法》第202节规定:“局长应根据总统的指示,制定公用事业的全面计划,其中应包括下列内容:全国公路和公园道路、公共建筑物以及任何公有工具和设备的兴建、维修和改建……”此规定
A. 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B. 目的是防止农产品过剩
C. 调整了企业和劳资关系
D. 提高了工人的政治地位
1930年12月,胡佛说:“经济不景气的问题是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的。”其依据是
A. 重商主义经济理论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 “自由放任”经济思想
D. 国家政权干预经济思想
有学者认为,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推动东西文化圈大汇合的经济根源是
A. 文艺复兴的兴起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造船水平的提高
D. 宗教扩张的狂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