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利普斯在《事物的起源》一书中认为:“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这段材料表明中国造纸术的西传
A. 促成了近代欧洲科学复兴
B. 改变了欧洲人阅读方式
C. 消除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
D. 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1464年,明宪宗不经正常途径,授予工人姚旺为文思院副使,此为“传奉官”之始,后传奉官泛滥,引起众多官员不满。1485年,群臣上疏请求宪宗废除传奉官制度,宪宗有所感悟,罢免五百余名传奉官,一时朝野称快,传奉官制度受到遏制。传奉官制度的遏制有利于
A. 加强君主专制的统治
B. 维护官僚政治的平衡
C. 减少中枢决策的失误
D. 提升内阁成员的地位
宋代一学者论及中国某制度时指出:“举千里之郡而命之守,举百里之县而付之令……片纸可罢,一言可令,而无尾大不掉之患,尺地、一民、财赋、甲兵皆归之于天子”。他论及的制度
A. 以三司使作为行政首脑
B. 多推行于秦朝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C. 提高了地方政治自主权
D. 反映了官僚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
中国古代监察机构是由御史和言谏两部分组成。御史职能主要是打击贪腐,言谏是以匡正君主施政中的缺失为目的。言谏机构兴于汉,发展于唐,衰减于宋,终结于明。可见言谏制度
A. 发展轨迹与专制制度强化呈相反方向
B. 受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影响而渐趋消亡
C. 是封建王朝制约皇权专制的有效手段
D. 符合最高统治者监察百官的政治需要
《史记·殷本纪》记载:“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对上述史料看法正确的是
A. 该记述属于神话传说,基本无历史价值
B. 该史料属于文献史料,有待于实物印证
C. 该史料属于一手史料,有一定参考价值
D. 《史记》素以信史著称,故该史料是可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受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材料二: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材料三: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
材料四: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回答:
(1)材料一是谁说的?这个演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形成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三、四反映了美国的什么意图?
(3)材料二、三、四反映了冷战政策的哪些内容?
(4)针对材料四所反映的内容,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它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