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
A. 国民党“一大”召开
B.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 《双十协定》的签订
D. 《合作宣言》的发表
解放战争时期,某报刊发表了一篇与1947年下半年战局状况相关的文章,文章的标题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项
A.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B. “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
C.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D.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莫言在《檀香刑》中描写义和团抗击德国侵略者时说,义和团成员每人都化身为“岳飞”“关羽”“孙悟空”之类的名将天神,并用人粪尿攻击“害怕污秽”的敌人,结果遭到惨败。这表明义和团运动
A. 具有封建落后、愚昧迷信的特点
B. 反映了中外民族矛盾的尖锐性
C. 盲目排斥近代文明,维护农业文明
D. 最初认为清政府是农民的主要敌人
陈独秀《说国家》: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个什么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到了甲午年,才听见人说有个什么日本国,把我们中国打败了……此时我才晓得,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作一国一国的,此疆彼界,各部相下。陈独秀在此强调了甲午战争
A. 兴起唤醒了中国人的民族国家意识
B. 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
C. 导致了抗日救亡运动蓬勃
D. 激化了中日两国的民族矛盾
有学者指出,美国的政治制度解决了孟德斯鸠所提出的大国小国悖论:小国自由和幸福,但容易为外来列强消灭;大国光荣而有地位,但缺乏自由,且易于因为内部的腐败而崩溃。这一结论主要依据美国
A. 强调中央集权
B. 实行联邦制
C. 实施分权制衡
D. 推行两党制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取消了许多已经衰败的选区,使人口增加的选区议席增多,新兴工业城市取得较多议席;更改选举资格,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这些改革措施
A. 顺应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B. 标志着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完善
C. 使广大工人、妇女获得政治权利
D. 背离了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