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进行教育改革的试验,推行两种教育制度,全日制学校教育...

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进行教育改革的试验,推行两种教育制度,全日制学校教育制度和半工半读学校教育制度。据统计,农村的耕读小学在校学生达2400万人,占全国小学学生总数的20%;半工半读农业中学有5.3万所,学生310万人,占全国中学学生总数的25%。由此可知

A. 教育事业遭到了空前的破坏

B. 教育改革适应了国家发展战略

C. 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已经形成

D. 高等教育实现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 【解析】材料中“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进行教育改革的试验,推行两种教育制度,全日制学校教育制度和半工半读学校教育制度” 适应了国家发展战略,故选B;文革期间教育事业遭到了空前的破坏,排除A;1965年,我国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基本形成,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高等教育实现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邓小平指出:“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对邓小平的这段话理解准确的有

①说明尖端科技的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关系中影响巨大

②当代社会激烈的经济竞争和军事政治角逐,实际是科技力量的竞争

③“两弹一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国际影响

④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初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转而安排“后事”:“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上述材料表明当时

A. 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

B. “两个凡是”名存实亡

C. 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

D. “左”倾束缚亟待突破

 

查看答案

1919年6月20日,中国访问的杜威在写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在当时的中国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A. 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B. 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

C.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D.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进入了新阶段

 

查看答案

下表为晚清时期西学输入的基本脉络,该表反映出

时间

代表作

鸦片战争后

《四洲志》《海国图志》《瀛环志略》《万国公法》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克虏伯炮说》《水师操练》《探矿取金》《工程致富》

甲午中日战争后

《中东战纪本末》《泰西新史揽要》《文学兴国策》

戊戌变法后

《民约论》《万法精理》《自由原论》《美国独立宣言》

 

 

A. 中西方思想文化逐渐融为一体

B. 先进中国人已找到救国之路

C. 民族危机推动学习西学的深入

D. 西方的民主制度被广泛接受

 

查看答案

陈独秀指出:“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否认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均产说兴,求经济之解放也;女子参政运动,求男权之解放也。“解放”的核心应当是

A. 结束专制,实行民主

B. 人格自由,个性独立

C. 信仰自由,宗教宽容

D. 男女平等,发展产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