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材料中“新阶段”最主要的含义是
A. 交往扩大,使欧洲市场扩大为世界市场
B. 引起早期殖民扩张
C. 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D. 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的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从这一角度看,下列史实不利于“全世界的历史”形成的是
A. 葡、西两国开辟新航路
B. 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C. 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D. 轮船飞机等发明使用
16~18世纪中期,英国人口大多数以土地为生,居住在农村,过着田园生活。从表面上看,仿佛与中世纪别无二致,但在表面之下却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当时英国农村“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A. 手工工场大量涌现
B.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C. 交通运输业大发展
D. 农业生产方式转型
1841年,德国思想家李斯特有一个精彩的比方:“当一个人已登上了高峰以后,就会把他登高时所使用的那个梯子一脚踢开,免得别人跟着他爬上来。”以下史实,属于李斯特所说的“抽梯子”行为的是
A. 英国推行贸易自由主义
B. 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C. 德意志发动统一战争
D. 德国和英国争夺殖民霸权
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两幅图片内容在精神层面上蕴含的意义是
A. 革命道路的多样性
B. 具体国情千差万别
C. 科学理论与时俱进的发展和丰富
D. 科学理论在具体实践中得以创新
法国大革命时期,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国民党一大宣言指出“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二者观点的相同之处是
A. 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B. 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
C. 追求民主、平等
D. 确立分权与制衡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