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在谈及《藏书》时说:(此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见解与世不相入”,只能“藏之后世”。李贽这样说主要是因为该书( )
A.向封建正统思想提出挑战 B.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C.指斥封建等级观念 D.抨击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忠君爱国”在北宋末年成为士大夫的最高道德标准。于是,佛教提出了“佛法据王法以立”的主张,僧人也倡导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则称“报国寺”。这说明
A. 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B. 佛教逐渐成为社会主流
C. 佛教融合儒学伦理观念
D. 儒学开始吸收佛道思想
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帝“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 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 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 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 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淳熙二年,朱熹与陆九渊兄弟“鹅湖之会”。“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据此可知,两者的分歧在于( )
A. 世界本原之争 B. 道统思想之争 C. 理气关系之争 D. 治学方法之争
“他”肯定理离不开物,认识事物之理就必须“与物接”,所谓的格物穷理也就包含了接触自然界具体事物而认识其规律之义,含有唯物主义的思想因素。“他”是
A. 朱熹
B. 陆九渊
C. 王阳明
D. 王夫之
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 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 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 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 陆王心学日益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