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铁路的问世打破了人们根据日出日落决定作息时间的习惯。I852年,英国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设立了统一的全国报时系统;1884年格林威治时间成为划分全球时区序列的基础。这说明
A. 英国在确定国际标准时间上占主导地位
B. 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了世界地理学的发展
C. 交通工具的革新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 时间的标准化是工业化造成的趋同效应
有启蒙思想家认为:“在这种社会中,个人为公民权的自由而放弃个人的自由;公民权的自由为公共意志或人民的道德意志所制约,自由就是服从自己规定的法律;主权归于人民,公共意志是最高的法律;政府执行人民的命令,人民能够限制或撤销他们授予政府的权力。其主旨是
A. 自然的社会是建立在契约上的
B. 每个享有公民权的人都受法律保护
C. 人们签订契约让渡自己的权利
D. 人民有反抗和改变违约政府的权力
著名学者威尔·杜兰特说:“对于雅典人来说,公民不仅足选民,而且可以轮流以抽签或背诵诗文的方式充当地方首长或法官。他必须保持自由之身,随时准备为国家效劳。任何受命于他人或须以劳力为生的人,都不可能有此闲暇或能力从事这类工作,因此,就绝大多数雅典人看来,劳动者似乎不适宜充任公民。”这体现了雅典
A. 公民权利范围的局限性
B. 民主自由的局限性
C. 公民权利实现的局限性
D. 审判制度的局限性
下图所示为1978~2007年间我国城乡收入比的变化(注:在城乡收入比中,农村居民收入=1)。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1978~1984年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居民收入增长快
B. 1985~1994年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城乡收入比不断扩大
C. 1995~1997年因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城乡收入比在下降
D. 1998~2007年因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城乡收入比不断缩小
1960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要求各地立即展开大规模采集和制造代用食品运动,中央根据科学院的建议,推荐了若干种代用食品,如玉米根粉、小麦根粉、叶蛋白等:这反映了当时
A. 国民经济处于严重困难时期
B. 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善了国民生活
C. 大跃进运动遇到了严重挫折
D. 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客观规律
武汉失守后,国民政府声明:“一时之进退变化,绝不能动摇我国抗战之决心”,“任何城市之得失,绝不能影响于抗战之全局”;要“更哀戚、更坚忍、更踏实,更刻苦、更猛勇奋进”。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国民政府
A. 不以城池的得失作为胜负依据
B. 坚持持久抗战以争取最后胜利
C. 准备收复失地并发起战略反攻
D. 保持乐观的心态并坚信速胜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