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50年代即便是经世派的林则徐、龚自珍等士大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50年代即便是经世派的林则徐、龚自珍等士大夫在书写西方国家的名称时,一般是加兽字偏旁或加口字偏旁以示鄙夷,但60、70年代后,这种写法已很少出现,而且“夷”字使用的频率也逐步减少,与英国订立的《天津条约》甚至规定,官方文件中禁止使用“夷”字。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魏源就认为西方人与中国人本质上是一样的,西方人有知识、讲礼貌,正直,不应该称之为蛮夷。……与西方有关的事务在60年代之前一般称“夷务”,但此后则由“洋务”“西学”之类的褒义型概念替换了,这虽然有列强武力逼凌的因素,其中也透露出晚清对外观念和意识的转变。

——摘自齐廉允《“大国意识”与“世界意识”的错位——中国传统外交观考察》

(1)根据材料一指出晚清对外观念和意识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转变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

材料三  包容可以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早在中国古代就有思想家明确地提出“和而不同”“和为贵”的理念。……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主张国家间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和平共处,坚持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倡导通过和平方式和外交渠道解决分歧与争端,反对诉诸武力和干涉别国内政。

——李克强在英国智库的演讲《共建包容发展的美好世界》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例举1949年以来中国积极融入世界的外交活动。

 

 

(1)转变:由传统的华夷观(或“天朝上国”观念)变为近代国家平等的外交理念。 原因:鸦片战争失败,民族自尊心受挫,“天朝上国”观念逐渐被打破;西方近代外交观念的传入;一些晚清官员和知识分子,学习西方,推动中国由传统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 (2)融入:制定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与各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1954年倡导并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开始步入世界舞台;提出“求同存异”方针;70年代实现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解析】 第(1)问,“转变”,根据材料一信息“与西方有关的事务在60年代之前一般称‘夷务’,但此后则由‘洋务’‘西学’之类的褒义型概念替换了”得出:由传统的华夷观变为近代国家平等的外交理念。“主要原因”,依据材料信息“这虽然有列强武力逼凌的因素,其中也透露出晚清对外观念和意识的转变”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鸦片战争失败、西方近代外交观念的传入、有识之士的推动等角度回答。 第(2)问,“活动”,依据材料二的曲线图和材料三信息“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主张国家间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和平共处,坚持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倡导通过和平方式和外交渠道解决分歧与争端,反对诉诸武力和干涉别国内政”并结合所学知识从1949年制定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954年倡导并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70年代实现中国和美日关系的正常化、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推进区域合作等角度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总统尼克松在1971年时说:“我们在军事上曾经是世界第一位,甚至没有人向我们挑战,因为我们垄断着原子武器。我们那时在经济上也远远处于第一位。……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这表明

A. 两极格局形成

B. 两极格局解体

C. 单极格局形成

D. 多极化趋势出现

 

查看答案

1947年4月欧洲爆发战后经济危机。法国雷诺汽车厂工人掀起罢工浪潮,随即波及全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工人运动也此起彼伏。针对这种情况

A. 英国丘吉尔发表了铁幕演说

B. 美国政府制定了马歇尔计划

C. 美国政府提出了杜鲁门主义

D. 法国联合欧洲六国成立了欧洲煤钢联营

 

查看答案

美国人布热津斯基在谈到美苏对抗时说:“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长期的模糊了这两个争夺者之间根本的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

A. 意识形态的不同

B. 国家利益的冲突

C. 军事力量的失衡

D. 经济水平的差距

 

查看答案

“冷战”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 铁幕演说发表

B. 杜鲁门主义提出

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D. 华沙条约组织建立

 

查看答案

“比较”是历史学习、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选项中①②③对应正确的是

 

A. 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②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 ①新中国成立后②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C. 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②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D. ①三大战役胜利②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