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戊戌变法失败的具体原因,梁启超归之为两条:一是光绪皇帝无权;二是守旧官僚反对。而有学者则认为,光绪帝如果真有权,维新变法会有很大的进展,但也绝不可能成功。学者意在说明戊戌变法
A. 缺乏强有力领导核心力量
B. 面临来自守旧势力的阻扰
C. 不具成功的整体社会环境
D. 是行不通的改良主义运动
清同治年间,恭亲王奕诉请设同文馆,聘请外国人作为老师,不仅学习外国语言文字,还增设天文、算学等西方自然科学。一时间舆论哗然,以“天朝大国”自诩的王公大臣们,认为奕䜣离经叛道,他们接连上奏弹劾奕䜣.这反映出
A. 开启民智是当时中国首要任务
B. 王公大臣固守以夏变夷的传统
C. 变革制度的洋务运动缺乏支持
D. 西学东渐过程中新旧文化碰撞
鸦片战争爆发之初,林则徐曾向道光帝奏:英夷“妄夸炮利船坚”,“臣等若令师船整队而出,远赴外洋,并力严驱,非不足以操胜算。”这反映了林则徐
A. 主张抵御外敌入侵
B. 学习英国优而用之
C. 对西方认知的贫乏
D. 不畏强暴的必胜心
侯外庐把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比作欧洲的《人权宣言》。这是因为二者都
A. 宣扬反对专制的民主精神
B. 体现出强烈的反神学色彩
C. 具有开启民智的启蒙作用
D. 导致中西社会的重大变革
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牡丹、芭蕉、山石皆以水墨一气呵成,通过墨的干湿浓淡和相机击破,笔的去来纵横和适当交叠,着力写出了它们卓立世间而生趣盎然的意象,同时也透射出作者的人格气质。下列画作意境与之相符的是
A. 《游春图》
B. 《步辇图》
C. 《清明上河图》
D. 《丛竹图》
两宋时期,理学已不停留在关于天是什么、天是否有意志等问题的探讨,而是侧重于对世界的现象与本体关系问题的探究。据此推断,宋代理学家认为
A. 天人合一,君权神授
B. 理与气合,理先气后
C. 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D. 天下惟气,气一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