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关系是中国外交中的重要一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并没有急于寻求西方国家的国际社会承认。就在法国政府内部主张承认中共政权的意见趋于一致,并准备采取相应行动时,美国开始对法国直接加压力,“追使法国与美国及西方其他国家保持一致,坚持不承认新中国的立场”。
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中国帮助法国跳出印度支那战争的泥潭,而提供了中法关系正常化的极好机会。法国有意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同样是由于美国政府的强烈反对并加强大的形响,法国再次错过与中国建交的机遇。
1964年,美国国务院又给法国政府递交了照会,强烈反对法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但戴高乐却丝毫不理会美国的照会,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美国认为:“十分明显,法国如果承认中国,将不利于我们和其他自由国家,美国反时承认共产党中国。”但随着台湾与法国的断交,逐渐的在美国出现了只有一个中国”的声音。
——摘编自黄庆华《中法建交始末﹣20世纪40﹣60年代的中法关系》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中法关系的变化发展,并谈谈你的认识。
阅读下列有关国际关系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冷战爆发以来,国际学术界对冷战起源的研究持续不断,先后出现了“正统派”“修正派”和“后修正派”等三个学派。“正统派”在40~50年代占据主流。他们认为,苏联寻求世界霸权是导致冷战爆发的主要原因,这一学派从意识形态和苏联决策者的角度,指出苏联在制度上所具有的扩张性及对美国建立国际新安全秩序的成胁,从而引发了美国的强烈反应和“自由人民对共产主义侵略勇敢的本质的反应”,“修正派”在60年代成为主流,他们认为,冷战的爆发应该由美国负责,本主义的经济需要一个世界体系,而美国的决策者们担心,苏联和其周国的共产党国家会与世界经济体系相互隔绝,因此对幕联发动了冷战(苏联随即采取了应对措施)。“后修正派”于70年代兴起,他们认为,美苏两国的实用主义政策,以及双方的一系列决策错误与误解,是冷战发生的重要原因,双方时冷战的爆发都负有青任。值得注意的是,他们把研究的视野扩大到了欧洲和亚洲,探讨了英国、中国和朝鲜等国家在冷战中的作用。
——摘编自徐蓝《冷战的起源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1)概括三个学派的主要观点。
(2)任选一个学派,结合史实,对该观点进行简要评价。
材料二:
(3)上图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史上的两件大事,请指出这两个外交事件及各自的意义。
政治制度演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陪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者不是有王舅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苏格拉底
(1)依据材料一,分析古代雅典民主制度的局限性。
(2)以美国为例,说明现代的民主制度,是如何突破古代雅典民主制度局限的?
材料二:1905﹣1912年大事年表节选
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三民主义。其中民权主又是核心,指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严阶级共和国。 |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
1911年12月,袁世飘奉清延之命,并在强支持下,与南方革命政权开始“由北和谈”,1912年1月迫于内外压力,孙中山表示:袁世凯赞成共和,开运清帝退位,即举袁世凯当大总统。 |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 |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主持下,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1912年4月1日,孙中山正式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 |
材料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节选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极,属于国民全体。
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三十一条临时大恶统为执行法律点基于法律之委任,得发布命令开得使发布之(须国务员副署之)。
第四十一条临射大总统受参议院弹后,由最高法院全院审判官王选九人组织特别法庭审判之。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极,属于国民全体。
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三十一条临时大恶统为执行法律点基于法律之委任,得发布命令开得使发布之(须国务员副署之)。
第四十一条临射大总统受参议院弹后,由最高法院全院审判官王选九人组织特别法庭审判之。
(3)依据材料二,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的背景,并结合材料三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的双重目的。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情感组带与精神支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任选其中一幅图片围绕主题进行说明(包括历史背景、内容和影响)
材料二:2018年是伟人毛泽东诞辰125周年,下面是毛泽东同志留下的经典论断。
| 论断 | 背景 | 该论断指导的相类实践活动及影响 |
1 | “应当先到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去保存力量,发动农民革命。” ——1927年9月毛泽东在文家市里仁学校场上的讲话 |
|
|
2 |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兵民是胜利之本。”
——1938年《论持久战》 |
|
|
3 |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1946年8月《和美国记者安•路易斯•斯特朗的话 | 解放战争爆发 | 鼓舞军民斗志,通过一系列的军事行动,最终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 |
(2)请将表格填写完整。
阅读下列有关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姨”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1)材料一中的“封建子弟之制”是什么制度?该制度有哪些特征?
材料二:赢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今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
——柏杨《中国人史纲》
(2)“大帝”是对历史上一些政绩斐然的伟大君王的赞美称号。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用史实简要说明秦王赢政被称为“大帝”的原因。
标志着两极对抗局面结束的事件是
A. 东欧剧变
B. 苏联解体
C. 华约解散
D. 柏林墙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