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
A. 汉朝的刺史
B. 宋朝的通判
C. 明朝的内阁
D. 清朝的军机处
历史上经常出现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背离的现象,即所谓“种瓜得豆”。中国古代下列政治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最符合这一现象的是
A. 秦朝郡县制
B. 西汉郡国并行制
C. 元朝行省制
D. 清朝军机处
清朝学者徐大椿在《道情》中写道,“读书人,最不济,背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作了欺人技……”由此可见,作者抨击
A. 八股取士
B. 读书无用
C. 经世致用
D. 考试作弊
“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郡监,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材料描述的是
A.西汉的御史大夫 B.北宋的通判
C.明朝的锦衣卫, D.清朝的军机大臣
公元前3世纪末,秦始皇“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下列有关文中所提政治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A. 实现了官僚政治向贵族政治的转变
B. 奠定了中国封建地方行政基本框架
C. 我国古代地方实行县制的开端
D. 彻底结束了中国封建割据局面
秦朝修建咸阳,运用了天体观念。把渭河比作天体的银河“天汉”,把各座宫殿比作星座,四周有许多通道,咸阳宫居中,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从咸阳的修建理念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理念是
A. 皇位从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传之无穷
B. 借助神灵维护自己的统治
C.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 神化皇权,万世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