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教育关乎国家兴亡,中西教育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发展轨迹。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教育关乎国家兴亡,中西教育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发展轨迹。

材料一  我国教育发源很早,夏朝就有了称为“序”的教育机构。西周形成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制度。春秋战国私学兴起,开始了后世官学与私学并存的局面。秦朝禁止私学和“焚书坑儒”,使普通教育受到很大摧残。汉代在长安设“太学”并开始“以儒取士”。隋炀帝杨广开创进士科考,唐至宋不断完善科举制。元代在普通国子学之外设立蒙古国子学和回回国子学,促进了多民族文化发展和交流。明清以理学为正统,把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大兴“文字狱”。由于控制加强,书院制发展到清代就完全官学化了,导致古代中国教育之路越走越窄。

——摘编自刘瑛<中国古代教育变革大事、特点及启示》

材料二 

中世纪时英国的教育深深烙上宗教的印记,天主教会控制着几乎一切有组织的教育,世俗界包括国王都无权过问。16世纪人们相信通过教育可以直接阅读《圣经》从而得救,人文主义者则认为教育可以使人成为更完善的人,教育日益走向民众。19世纪英国生产技术的进步客观上要求劳动者必须接受必要的教育。1833年议会通过教育补助金方案,1839年国家设“枢密院教育委员会”,1865年改组为“教育局”。1870年实施初等教育法,19世纪末英国官办学校达到2500个,基本上实现了小学普及教育和扫除了文盲。

——摘编自谢天冰《试论英国教育体制的近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并评析中国古代教育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教育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1)特点:起源早(发展时间长);政府主导;官学与私学并存;儒学主导(教化功能突出);体制随时代不断发展。 评析:推动了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为政府提供了后备人才,巩固了专制皇权的统治;促进了民族交流和融合;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凸显了儒学的社会教化功能。 但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专制政策阻碍了教育的发展,使教育之路越走越窄。 (2)变化:从宗教性向世俗性转变(或者答教育走向民众,国家介入教育);学校数量增加;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实用技术;受教育面扩大(或者答普及小学教育等)。 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近代自然科学的进展;两次工业革命对劳动者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和完善。 【解析】 (1)根据材料“夏朝就有了称为“序”的教育机构”可知我国教育起源早;根据材料“春秋战国私学兴起,开始了后世官学与私学并存的局面”可知官学与私学并存;根据材料“朝禁止私学和“焚书坑儒”,使普通教育受到很大摧残。汉代在长安设“太学”并开始“以儒取士””可知体现的是政府主导;根据材料“元代在普通国子学之外设立蒙古国子学和回回国子学”可知体现的是儒学占主导;根据材料“书院制发展到清代就完全官学化了”可知体现的是体制随时代不断发展。通过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特点结合相关知识可知,对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评价需要从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巩固专制皇权的统治、促进了民族交流和融合、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强化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专制政策阻碍了教育的发展等方面思考。 (2)根据材料“中世纪时英国的教育深深烙上宗教的印记……教育日益走向民众”可知体现的是教育走向民众化;根据材料“19世纪末英国官办学校达到2500个”可知体现的是学校数量增加;根据材料“19世纪英国生产技术的进步客观上要求劳动者必须接受必要的教育”可知体现的是教育内容更加实用化;根据材料“基本上实现了小学普及教育和扫除了文盲”可知体现的是普及小学教育。英国教育变化的原因需要从原因: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业革命的进行)、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自然科学进步)等方面思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年来,经济区域集团在国际舞台上不仅扮演着经济角色,而且扮演着政治角色。各集团成员为追求共同的经济利益必然谋求政治上的联合,一些中小国家以集团化的形式和力量,推动了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进程。这表明

A. 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即将形成

B. 经济区域集团化促进了经济的全球化

C. 经济区域集团已转向以政治合作为主

D. 经济区域集团化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

 

查看答案

十月革命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提高了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地位,开始承认工会的地位和工会活动的合法化,并禁止雇用童工,取缔血汗工厂;左翼政治力量快速发展,甚至上台执政并推行某些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政策。这些改变说明

A. 西方国家借鉴苏俄实行改革

B. 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重威胁

C. 工人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 十月革命推动人类文明发展

 

查看答案

1871年完成统一后,鉴于本国立足未稳,为避免引起周边列强的忌惮而遭围攻,以俾斯麦为代表的德国政府四方游说,八方斡旋,维持了欧洲列强的均衡态势,为德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周边环境。可见

A. 周边列强强烈反对德国实现统一

B. 维护国家利益是外交的重大使命

C. 德国力图为发动世界大战做准备

D. 只有均衡态势才能实现国际和平

 

查看答案

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出现了官员问责机制,即“审查”。一方面对即将离任的各级官员进行强制性稽查,另一方面,公民也可以随时对公职人员发起指控,主持审查的人员也受该制度的约束。该举措

A. 引发了官员与公民之间的对立

B. 说明了民主政治存在严重弊端

C. 避免了官员的权力滥用和腐败

D. 有利于维护雅典城邦民主制度

 

查看答案

1954年,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提出,“(农业)第一步是实行社会主义革命,达到合作化;第二步是实行技术革命,达到大规模机械化。”1955年,毛泽东在文章中表达了相似的观点。这反映出当时

A. 必须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B. 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路

C. 欲实行农村土地国有制

D. 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