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明确表示,不主张完全否定孔子,并完全承认孔子的历史地位,只是反对以“孔子之道”统一当代中国人思想。胡适晚年一再指出,他从不贬低孔子和儒学的正当地位。这反映新文化运动
A. 观点对立导致思想混乱
B. 继承传统并且大力发扬儒学
C. 批判传统但不否定传统
D. 打着孔子旗号进行托古改制
魏源在《海国图志》对英国有如下描述:“大事则三年一会议,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会)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材料表明《海国图志》
A. 主要是介绍西方政治制度
B. 推动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
C. 借以表达反君主专制思想
D. 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
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三年的诏书中说:“汉唐及宋,取士各有定制,然但贵文学而不求德艺之全。前元待士甚优,而权豪势要,每纳奔竞之人,夤缘阿附,辄窃仕禄。其怀材抱道者,耻与并进,甘隐山林而不出。风俗之弊,一至于此。自今年八月始,特设科举,务取经明行修、博通古今、名实相称者。”材料表明朱元璋
A. 深刻认识到了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的弊端
B. 客观上传承与强化了中国儒家文化传统
C. 真正以经世致用的思想确立人才选拔方式
D. 对科举制度考试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变革
唐以前的政治家和都城建筑的设计者,为了确保都城内部的安全,都主张采用封闭式的结构。在唐宋之际,都城制度发生重大的变化,就是从封闭式变成了开放式。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 中央集权和君权至上思想的弱化
B. 领土疆域和城市人口的缩减
C. 城市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活跃
D. 理学思想和土地兼并的盛行
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这种特点可概括为
A. 天人合一
B. 诗画合一
C. 情景合一
D. 知行合一
赵翼《廿二史札记》载:“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变局,至是始定。”材料反映了
A. 分封制度开始瓦解
B.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C. 贵族政治遭到破坏
D. 察举制度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