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中国近代一幅宣传画,下列最符合此画寓意的标题是
A. “国民齐心共革命”
B. “将革命进行到底”
C. “团结抗战到底”
D. “中国是我们和日本战斗的第一个盟友”
1927年11月后,诸如“暴动割据”、“农村割据”、“割据局面”、“割据地带”等词语频繁在中国共产党的文献中出现。这说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A. 完全放弃了俄国革命模式
B. 开始认识农民革命的力量
C. “左倾”错误思想占主导
D. 对革命道路有了新的认识
20世纪20年代,共产国际在一份有关中国革命的“决议”中提出:“只要国民党在客观上实行正确的政策,中国共产党就应当在民族革命战线的一切运动中支持它。但是,中国共产党绝对不能与它合并,也绝对不能在这些运动中卷起自己原来的旗帜。”共产国际的这份决议推动了中国
A. 国民大革命
B. 土地革命
C. 全面抗战
D. 解放战争
某学者在编撰“近代中国妇女生活与婚姻发展史”时,发现了“五四”后10年间女性逃婚与婚姻自主权的争取、1920年的征婚广告、上海“摩登女郎”出现等史实。这些史实出现的原因有
①商品经济和工业化的冲击
②社会变革运动的影响
③新式教育促进女性思想解放
④西方文化思想的传播。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下表为南方沿海某乡的人口变动统计表(单位:人)。这反映了该地
A. 现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B. 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C. 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D. 农村经济结构在缓慢变动
近代学者认为 “泰西革命之所以成功者,在有中等社会主持其事;中国革命之所以不成功者,在无中等社会主持其事”,中国革命的前途“惟有使中等社会皆知革命主义,渐普及下等社会”,才有成功希望。近代中国“中等社会”的革命目标是
A. 推翻满清政权,建立人间天国
B. 推翻皇权专制,建立君主立宪
C. 推翻专制政权,建立民主共和
D. 推翻反动政权,建立工农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