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词在《人民日报》上出现的频率情况。与图中最高峰值A点出现直接相关的是
A. 邓小平理论被写入党章
B. 邓小平成为党的领导核心
C. 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 “南方谈话”促进思想解放
《中共扩大的六中全会政治决议案》曾对近代中国某一时期的反侵略斗争作出如下评价:“造成了我中华民族空前未有的团结和进步”,“增加了敌寇内外的困难,博得了全世界先进人类的对敌谴责和对我同情”。其评价的是
A. 义和团运动中民众对八国联军的抵抗
B. 国共两党联合领导的北伐战争
C.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人民的顽强抗争
D. 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的胜利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致信宋教仁说:“民国大局,此时无论何人执政,皆不能大有设施。若只从政治方面下药,必至日弄日纷,每况愈下而己。必先从根本下手,发展物力,使民生充裕,国势不摇。而政治乃能活动。”在此,孙中山认为
A. 推行民主制度必须首先发展经济
B. 民主制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C. 中华民国的未来发展将困难重重
D. 革命的根本目的是改善民生
在东北抗联部队与伪军作战中,经常出现“唱着打”的场面,即:喊话、唱歌、射击轮番进行。在东北抗联诸多的歌曲中就有《劝满洲士兵歌》《劝夫回头》《千万别上鬼子当》《满军哗变歌》等十余首作品。这些作品
A. 宣传我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瓦解敌人斗志
B. 扭转了东北抗战的根本形势,分化了日军阵营
C. 保障抗日战争取得彻底的胜利
D. 促进了国共两党团结抗日,共赴国难
洋务运动期间,曾国藩曾经明确指出:“西人学求实际。无论为士、为工、为兵,无不入塾读书,共明其理,习见其器,躬亲其事,各致其心思巧力,递相师授,期于月异而岁不同。”这表明他
A. 已初步认识到洋务运动的缺陷
B. 已意识到西方科技的先进性
C. 已开始反思儒家文化的局限性
D. 已觉察到中西政治的差异性
学界普遍认为,洋务运动始于1861年而止于1895年。近年来,一些学者批驳这一划分,认为1895年以后,洋务运动并未破产,启义上的“洋务运动”有了更大程度上的拓展。这一观点主要着眼于
A.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爱国精神的振奋
C. 近代化的进步推进 D. 现代新军的编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