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邓小平在1988年谈到如何处理国际关系时说,它虽然是亚洲的产物,也适用于全世界,能够为不同制度的国家服务,能够为发达程度不同的国家服务,能够为左邻右舍服务。“它”是指(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不结盟政策
C. “一国两制”的方针 D. “一边倒”的方针
甲午战争后,李鸿章曾试图派出使节谒见英国女王,希望英王出面劝止日本割占台湾。但是英国政府拒绝此次觐见,声称:“君主接见外国使节,不符合一般外交惯例,也不合乎英国宫廷习惯。”这次外交失败的实际原因可能是
A. 英国女王统而不治
B. 英国默许和支持日本对华侵略
C. 不符合国际外交惯例
D. 李鸿章缺乏国际外交常识
一场甲午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稍后的中国,循序渐进的洋务新政就此终止。自1895年算起,至1915年袁世凯“帝制自为”,在二十年时间里中国走过了西方国家诸如法国差不多两百年的历史。这种剧烈的变化反映了
A. 甲午战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
B. 甲午战败引发中国人的政治激进
C. 近代中国社会变革速度超过西方
D. 革命成为社会变革唯一的主旋律
甲午战争时期,有人向日方提出,隶属广东水师的广丙号巡洋舰不属于北洋舰队,希望日军能予归还。这反映了当时许多中国人
A. 关注北洋舰队的生死存亡
B. 想尽快结束甲午中日战争
C. 深爱民族国家并据理力争
D. 缺乏民族国家的整体观念
俄国外交官普提雅廷在写给俄国外交部的文件中说:“英约内的条款,规定长江沿岸于内战终止之后,沿长江帝国内部航行的开放,明白表示了英国内阁蓄意要居中镇压叛乱,在中国最富庶的工厂区内,这一乱事现在是英国扩张商业的唯一障碍了。”文件中的“这一乱事”应是指
A. 虎门销烟
B. 太平天国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
1876年葛元煦《游沪杂记》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香港兴”“上海兴”都是因为签订了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