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大清会典》记载:“凡品秩铨叙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之法,...

据《大清会典》记载:“凡品秩铨叙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之法,百司以达于部”,关于材料中此部说法正确的是

A. 产生于秦朝

B. 汉朝时发展成熟

C. 明初权力增大

D. 清初被废除

 

C 【解析】 根据材料“凡品秩铨叙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之法”可知这个行政部门具有官员选拔、考核、赏罚、退休等职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吏部具有官员选拔、考核、赏罚等职能。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所以吏部权力在明初权力增大,C选项符合题意。吏部产生于隋唐时期,A选项排除。汉朝尚未出现吏部,B选项排除。清朝初年,沿袭明朝制度,六部并未废除,D选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成祖朱棣始设内阁,“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据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皇帝意图限制内阁,加强皇权

B. 内阁首辅位高权重,权倾朝野

C. 内阁成员文化素质和权力较低

D. 内阁便于干预朝政

 

查看答案

在中华帝国的大多数时候,都存在着皇权与政府约略两分的格局,当政府权力威胁到皇权时,君主往往会在左右近臣中另觅助手,另外组建一套班子以此限制政府权力。下列选项体现这种两分格局的是

A. 秦朝的三公九卿制

B. 汉朝时期的内外朝制度

C.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D. 宋朝二府三司制

 

查看答案

汉武帝时期的丞相田蚡专横专断,“荐人或起家至两千石,权移主上”,以至武帝曾质问他:“君除吏尽未?吾亦欲除吏。”以上材料表明

A. 汉武帝要罢免丞相田蚡

B. 丞相田蚡权倾朝野

C. 君相在权力分配上有矛盾

D. 相权超过了皇权

 

查看答案

有位学者在论及三公九卿时说:“论其性质,均近于为王室之家务官,乃皇帝之私臣,而非国家之政务官,非政府正式之官吏”,政府“有几处亦只是一个家庭规模之扩大”。此材料表明

A. 王室与政府已完全分开

B. 分工结构体现原始色彩

C. 三公九卿均是国家政务官

D. 三公九卿之间互相牵制

 

查看答案

《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中在描述奴隶社会时说:“各种故事讲到,贵族当众责备君主,并吐口水,却没受到他的训斥或处罚;未获邀请而坐上他的桌子;上门邀请他分享晚餐,却发现他在外射鸟。”此材料表明

A. 君主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B. 君主和臣民民主协商国事

C. 君主专制下的腐败现象

D. 君主与贵族矛盾尖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