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7年,在讨论修约问题时,李鸿章说,此“系条约而非议和”,修约是双方的权利,“有一勉强,即难更改”“其有互相争较,不能允从之处,尽可从容辩论,逐细商酌,不能以一言不合,而遂责其违约”。李鸿章这一认识
A. 仍然抱有天朝上国的想法
B. 争取到了对外交往的平等
C. 具有了一定的近代外交观
D. 提高了清朝的国际地位
有学者在针对近代某国政治制度演变时说:“理性是有限的,这些不同的派别也仅仅代表特殊团体的利益。任何一派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理念,因此,任何一派建立的政治制度都不可能长久稳定存在”。上述材料针对的是
A. 英国政治度确立的过程
B. 美国政治度确立的过程
C. 法国政治度确立的过程
D. 德国政治度确立的过程
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中提到:在美国,社会是由自己管理,并为自己而管理。所有的权力都归社会所有,几乎没有一个人敢于产生到处寻找权力的想法,更不用说敢于提出这种想法了。此材料反映了美国
A. 代表人民利益
B. 人民主权原则
C. 权力制衡原则
D. 自由平等原则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大不列颠驯服了专制王权,使得议会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威。驯服专制王权指的是
A. “光荣革命”
B. 《权利法案》的颁布
C.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D. 1832年议会制改革
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古代中国和古希腊代表两种不同文明
B. 古代中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C. 古希腊人的一部分是指雅典全体居民
D. 古希腊部分城邦实行民主制度
罗马法规定:丈夫对妻子嫁妆里的不动产,即使征得妻子的同意,也不得出让或抵押。这表明在古代罗马
A. 强调对公民的人文关怀
B. 个人权益受到严格限制
C. 关注对个人利益的保护
D. 注重规范社会公共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