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期政府规定:家有土地十亩以下者,需种植桑、麻、棉两亩,超过十亩以上者,则需倍之。这一规定
A. 强化了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B. 促进了官营手工业的发达
C. 促进了地域性商人群体的出现
D. 有利于明朝货币体系的转型
战国《吕氏春秋·任地》载:“五耕五耨(锄草),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滋润的土壤)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害虫)。”这说明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A. 精耕细作
B. 男耕女织
C. 刀耕火种
D. 土地国有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据殷商墟|、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益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节选自《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
(1)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特点,并分析其演变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初,朝廷对百官实行月俸制。自咸平年间(998——1003年)开始,官吏队伍日渐庞大,而且物价上涨,官俸未增,于是出现了“俸禄不继,士人家鲜不穷窘”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官吏或“不守名节”“冒法受赃”,或“不耻贾贩,与民争利”,进而致使“吏有奸赃而不敢发,民有豪滑而不敢制,奸吏豪民得以侵暴”,“贫弱百姓理不得直,冤不得诉,徭役不均,刑罚不正,比屋受弊,无可奈何”。真宗时便在月俸之外恢复了前代的职田制度。范仲淹认为,职田是在国家财用匮乏、无力增加官体的情况下实行的一项制度,其目的是为了养廉,以“督其善政”,不应废除,而应“不均者均之”,“未给者给之”,至于有些官吏虽有职田仍然“侵民”“枉法”,那不是职田制度本身的问题。
——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恢复职田制度的背景。
(2)结合材料,简评宋代职田制度。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取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
——《商君书》
材料二 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疏……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
请回答:
(1)材料一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什么措施?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采取这一措施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指出两次改革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沙皇政府推行地方自治改革:在农村建立地方自治局,在城市建立城市杜马。这些机构
A. 负责地方的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事务
B. 贪污腐化,不利于本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
C. 保证了城市平民代表在地方自治机关中占据主导地位
D. 由政府任命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