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相关历史,按时间先后排列下列言论,正确的是
①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一边,而让别人分割世界。(德国皮洛夫)
②日本既已加入,我若不参加,日本对青岛势必染指掠夺。(中国段祺瑞)
③整个欧洲的灯光正在熄灭,此生不会看到它们重放光明了。(英国格雷)
④这场战争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意识。(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①③②④
D. ③①④②
“除了西班牙、荷兰和北欧三国以及瑞士之外,全欧洲都加入了这场战争。……加拿大部队到法国作战;澳大利亚、新西兰人则跑到爱琴海的一个半岛上……美国印第安人被派到欧洲、中东;中国劳工来到西方。”这说明
A. 欧洲统治地位动摇
B. 第二次世界大战席卷世界
C. 世界联系更加紧密
D.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法国贝当将军在回忆某战役时说:“德军试图造成一个任何部队都无法坚守的死亡区。钢铁碎片、霰弹片和毒气向我们所在的树林、堑壕和掩蔽部铺天盖地袭来,简直在消灭一切。”这旨在说明
A. 索姆河战役的巨大消耗
B. 凡尔登战役的残酷性
C. 战争成为新技术催化剂
D. 贝当为投降德国辩解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制订了“施里芬计划”,但这一计划低估了对手实力,导致速决战破产后陷入持久战的泥潭。致使“施里芬计划”破产的具体原因有
①德军没有及时在西线集中主力
②比利时军队和法军的顽强抵抗
③俄军在短时间内进攻东普鲁士
④美国在经济上全力支持协约国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④
某亲历者写道:“那年夏天,在比利时的沙滩上,唯一发出噪音是到处叫喊的报童。他们喊着巴黎报纸上吓人标题‘奥地利向俄国挑衅’、‘德国准备战争总动员’,以此来向游客们兜售报纸。”该场景最有可能出现于
A.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
B. 德国实施“施里芬计划”
C. 俄国参战攻入东普鲁士后
D. 德国准备出兵吞并奥地利
读表。下列关于该时期欧洲局势的说法,正确的有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欧洲大事记 | |
时间 | 事件 |
1882年 | 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建立 |
1892年 | 法俄缔结军事协定 |
1904年 | 英法两国结成同盟 |
1907年 | 英法俄形成了三国协约 |
1912-1913年 | 爆发两次巴尔干战争 |
①英国放弃大陆均势外交政策
②欧洲主要国家矛盾交织复杂
③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④巴尔干成为矛盾冲突的焦点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