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罗丹为雨果、巴尔扎克所做的雕像,几经易稿。在定稿中,雨果令人吃惊的全身赤裸,而巴尔扎克披着及地的睡袍,一颗头颅硕大无比,身体则粗短臃肿,上阔下窄,显得比例失调。罗丹雕塑定稿的显著特点是
A. 注重人的情感
B. 捕捉瞬间印象
C. 重视自我感受
D. 强调理性思考
德国分裂后,联邦德国期望依靠美国和北约组织的支持来实现统一。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德国主动发展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以“缓和、均势与联盟”为基础的新东方政策逐渐成熟。导致这一外交政策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苏联对外扩张的加剧
B.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C. 美国霸主地位的丧失
D. 欧洲国家逐步走向联合
下面是苏俄(联)《农民的土地问题委托书》部分摘录据此判断,该委托书出台的历史背景是
A. 十月革命展开
B. 新经济政策实施
C. 农业集体化
D. 赫鲁晓夫改革
古希腊有人设想:一个地穴中有一批囚徒被锁链束缚,只能看到洞口活动的动植物因身后矮墙上前方的一堆火投射到洞壁上的影子。因此,囚徒自然地认为影子是惟一真实的事物。这一设想旨在强调
A. 理性高于感觉
B. 关注人的世界
C. 认识源于感觉
D. 美德即是知识
下表根据国际统计年鉴数据“1996年平均每千亩耕地上使用机械台数”绘制的,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机械类型 | 世界 | 亚洲 | 中国 |
拖拉机 | 19.1 | 13.9 | 5.4 |
收割机 | 3.1 | 3.8 | 0.9 |
A. 我国农业机械制造整体水平较低
B. 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
C. 国家政策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够
D. 农民使用机械生产的动力不足
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由此最能说明
A. 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仍在积极抗战
B. 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C. 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
D.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