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前后,社会上流行以土产鸦片对抗进口鸦片的思潮,林则徐是这一主张的代表。郑观应也建议人们“多食川土,而少食洋土”。在鸦片贸易合法后,朝廷采用李鸿章的主张,对土药实行低税方案,以有利于土药同进口洋药的竞争。上述主张和措施
A. 有利于减少中国市场上的鸦片量
B. 推动了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C. 提高了中国经济的竞争力
D. 具有一定的民族主义色彩
明朝时期,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被称为“言官”,专职弹劾百司。朱元璋要求由“贤良方正”之人来充任言官,明成祖朱棣则进一步强调言官要“有学识、通达治”。明朝对言官的选任实行任职回避,且规定不能选用胥吏出身和曾犯“奸贪罪名”的人为言官。明朝实行上述举措的本质意图是
A. 加强监察队伍的建设
B. 为实现吏治清明创造条件
C. 培养优秀的监察人才
D. 为监察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有学者指出,从韩愈开始至北宋诸儒,针对世族消亡的事实和个人活动能力的膨胀,他们企图激发个人的伦理道德意识,希望实现内心深处的“自律”而不是国家和家族的“他律”,直至形成完备的程朱理学体系。从此,中国文化的发展走进了以具备“自律”能力的个人为主体的正常轨道。这揭示出程朱理学
A. 使士人摆脱了国家和家族的束缚
B. 实现了士人群体的高度道德自律
C. 为提高士人的社会地位创造了条件
D. 是唐宋时期社会发展演变的产物
《汉书·货殖传》载:“吴楚兵之起,长安中列侯封君行从军旅,赍(ji)黄(同贷)子钱家(中国古代商业银行雏形),子钱家以为关东成败未决,莫肯予。唯毋盐氏出捐千金贷,其息十之。三月,吴楚平。一岁之中,则毋盐氏息十倍,用此富关中。”上述材料说明当时
A. 金融活动比较活跃
B. 政府财政比较困难
C. 民间普遍支持平叛
D. 关中地区经济繁荣
下表内容是春秋时期关于君主的几段记述。从中可以得出的认识是,春秋时期
记述 | 出处 |
(春秋初年)苟主社稷,国内之民其谁不为臣 | 《左传·庄公十四年》 |
(春秋初期)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 | 《左传·隐公五年》 |
(春秋中期)良君将赏善而刑淫,养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如地。民奉其君,爱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其可出乎 | 《左传·襄公十四年》 |
A. 君民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
B. 君民一体的国家观念增强
C. 以民为本的意识日益浓厚
D. 忠君爱国的观念不断发展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薛瑄(1389〜1464年)字德温,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因生牲聪颖,再加上良好的求学环境和自己的勤奋,薛瑄在六七岁时便能对《小学》、四书熟悉背诵,十一二岁就会写诗作赋。永乐十九年,中进士,官至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他勤政爱民,刚直不阿,被誉为“光明俊伟”的清官。因得罪太监王振,以对当今朝廷不满为由,薛瑄被下于锦衣卫狱中。1449年,冤案得以平反并入内阁参与机务。后因对明英宗玩物丧志不满,辞官回乡。薛瑄在家乡设教,讲学著述,“秦楚吴越间来求学者以百数”,一度出现了“从教门外沉如海”的盛况;他还精研程朱正心复性的理论,达到了高深的境界。薛瑄所处的时代,“道学不明”、社会风气“颓废”,嘉靖帝亦曰:“圣贤道学不明,士趋流俗,朕今有感薛瑄能自振起,诚可嘉尚。”薛瑄死后,朝廷降旨准予薛瑄从祀(注:配享)孔庙,被尊称为“先儒薛子”,成为明代第一个配祀孔庙的先儒。
——摘编自韩金晶《民国以来薛瑄研究文献综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说明薛瑄能够成为一代名儒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薛瑄从祀孔庙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