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甄(1630-...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甄(1630-1704年)号圆亭,清达州人。顺治十四年举人,任山西长子县知县,不久坐事革职,寄居吴下,潜心着述,家徒四壁,父母、兄死不能葬,仍振笔着书不缀,乐在其中。谓君子当厄,正为学用力之时。自负甚高,交往甚少。已之书稿,爱之如宝。批判君权神授,认为君主只不过是匹夫、独夫而已。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认为杀人之事,帝王居其半。官吏杀人,皆非彼之所杀,天子实杀之。其将官吏之贪视为天下最大的虐政之一。认为多官害民,天下难治,非民而官。认为人相处应如兄弟,同处天地之间犹同处一帐之内,并认为此天地生人之道。主张允许士议于学、庶人谤于道,让庶民干政。呼吁治不平必须富民,提出富在编户,不在府库,若户空虚,虽府库积财如山,实为贫国。著有《衡书》,含有权衡天下之意,后改名为《潜书》,另有《潜文》、《潜诗》等。

——摘编自《中文百科在线词条资料》

(1)根据材料,概述唐甄的主要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唐甄的思想主张。

 

(1)主要思想主张:批判“君权神授”,揭批君主专制的罪恶;痛恨官场腐败行为;主张社会平等相处、允许十士人和民众关心和议论政治;倡导藏富于民的经济思想。 (2)评价:唐甄生活于清朝初年,其思想主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思想要求。他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批判,以及主张社会平等、允许士民议政等,已具有初步民主意识。他的不仅继承发扬了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等思想家的经世传统和批判精神,还提出了救治社会弊端的具体措施。 【解析】 (1)据材料“批判‘君权神授’”、“其将官吏之‘贪’视为天下最大的虐政之一”、“认为人相处应如兄弟,同处天地之间犹同处一帐之内”、“主张允许‘士议于学’、‘庶人谤于道’,‘让庶民干政’”、“呼吁治不平必须富民,提出富在编”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归纳。 (2)评价,结合明清早期反封建启蒙思想的评价的相关知识,从其进步性和局限性两个方面,结合其思想主张加以评价,即可得出其思想一方面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体现了对前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西方国家按照荷兰掼例(即荷兰依据自己海军舰炮的射程,确定从陆地起算3海里之外算是“公海”)等做法将领海范囷限制在3海里或12海里以内,但这并未为许多沿海国家所接受。20世纪四五十年代,智利等拉美国家提出200海里领海权主张,1970年智利等8个拉美国家通过《蒙得雄的亚海洋法宣言》,随后21个拉美阒家通过《拉丁美洲国家关于海洋法宣言》,宣布签字国在200海里海域内享有主权和专属经济区的管辖权。1971年举行利马会议,9个拉美国家表明其反对海洋霸权主义的立场和主张。在拉美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长期努力下,1982年,联合国制定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除美、英、联邦德国和日本等少数国家没有签字外,159个国家与组织在公约上签字。该公约确认国际海底及其自然资源是人类共同继承的财产,规定沿海国家拥有12海里的领海宽度,沿海国家有权建立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

——摘编自张建华《世界现代史(1900—2000>》

(1)依据材料,概括分析近代以来海洋法演变的原因及其特点。

(2)依据材料,分析《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产生的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初与蒙古抗衡,西北是一条重要战线。在今甘肃西部、青海北部直至新疆东部设立了一系列羁縻卫、所。……明朝前期,以哈密为经营西域的主要据点,封当地蒙古贵族安克帖木儿为忠顺王……又派汉人充任忠顺王府长史、纪善等官,协同理事。……永乐、宣德时期,哈密及其以西地区与明朝建立比较固定的朝贡贸易联系。

西藏地区在明朝称为乌斯藏。明初,派人入藏招抚,承认元朝对当地僧俗首领所加封的称号。明成祖即位后,相继派宦官显侯等多人持节入藏,与各地方、各教派的领袖人物广泛接触,封授了一批首领,最高者为王和法王。……明朝还与以藏族为主体的“西番”诸部建立起茶马贸易关系,设立茶马司进行管理。永乐时,开通了自雅州(今雅安)至乌斯藏的驿路,更为汉藏的经济往来提供了便利。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概括明朝加强对西部地区管理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加强对西部地区管理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法国年鉴派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提出过“世界时间”的概念。依据他的观点,人类文明的进步并不均衡地发生在地球的每一个地方,相反,它只出现在少数的两到三个地方,这些地方所呈现的景象代表了那个时期人类文明的最高水平。下表是不同时期“世界时间大挪移”的概况。

 

公元前202—220年

中国西安、洛阳

罗马

6世纪以后

中国

13世纪以后

逐渐向西方转移

18世纪

世界时间的钟摆彻底离开了中国

 

 

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世界近现代史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阐述“世界时间大挪移”的原因,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中叶,耶稣会士为在中日两国打开传教局面,遂以西医为百姓疗疾来赢得人心。明末清初,耶稣会士向中国译刊一大批西医著作,向国人初步介绍了西医解剖学、药物学等知识。此后,西医在中国渐趋实用。康熙帝任用传教士为其治疗心悸症和上唇生瘤,获得奇效。在民间,一些传教士也为老百姓治病。但总体上西医在中国影响不大。西医最初在日本传播时,传教士深入民间行医舍药,颇得民心,很多倾慕西医者受洗入教。此后,以兰学(指经荷兰传入日本的西洋学术)为代表的西医著作大量传入日本,从理论上丰富了日本人对西医的认识。

——摘编自田毅鹏《西医在中日两国传播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以后,西医在中国日益广泛而深入地传播开来。许多传教士在华行医、建立医院、开办医学校、翻译医学书籍和出版医学刊物。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开始官派留学生,1872~1875年选派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其中有5人从事医学工作。明治维新后日本西医发展很快,不少中国留学生在日本间接吸收了西医知识。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清廷官员和洋务人士(如荣禄、李鸿章等)体验到了西医的功效,就带头或动员富商捐资教会医院,各地受医人数大为增加。20世纪初,中医人士开始自发地学习西医,西医影响逐渐超过了中医。

——摘编自郭剑波《论近代“西医东渐”的途径与反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医在中日两国传播过程中的不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医在近代中国迅速传播的背景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近年来在英美等国掀起“中医热”,世界卫生组织也将在2019年把中医纳入全球医学纲要。请谈谈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查看答案

下表选自某历史著作归纳的历史史实,这些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194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

90年代中国经济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

50年代和60年代大公司重新掌握日本经济

90年代后期印度和巴西的经济高速增长

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问世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建立

1980-1987年大多数拉美国家收入下降

2000年中国互联网用户达3000万人

1982年墨西哥拖欠国家债务

2001年恐怖分子袭击组约世界贸易中心

 

 

A. 美苏“冷战”

B. 世界政治多板化

C. 区域经济一体化

D. 经济全球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