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共产...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共产党宣言》)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的许多地方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的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个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1872年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党宣言》认识发生变化的社会原因,依据这一认识的变化,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在探索社会发展规律中所体现的精神。

材料二  有学者指出: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为科学,在于它始终把自已视为一个开放的和发展的理论体系,并不断根据新的实践经验予以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还应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新理论,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向前进。

——赵湘江《把社会主义作为科学来看待和研究》

(2)提炼材料二的基本观点,结合20世纪初列宁领导苏俄革命的史实加以论证。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由理论走向实践的发端,也是五四运动之后中国革命性质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化的重要标志。1922年6月,中共组建有严密领导的工人组织——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表现出自己是工人阶级的政治代表。从1922年初至1923年2月,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一个高潮时期。通过组织和领导罢工,中国共产党不仅在工人中开始建立自己的队伍和影响,而且锻炼了自己从事实际斗争的能力,并因此开创了20世纪20年代中期激荡了无数国人精神与生活的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时代。诚如毛泽东所论:“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摘编自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第六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1)原因:工业革命的深入,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工人阶级壮大,无产阶级政党组织的发展;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经验。 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2)观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完善。 论证:一战期间,列宁从俄国的实际出发,变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社会主义革命;在帝国主义最薄弱的俄国,成功领导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把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丰富了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3)开始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促进中国民主革命进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工人阶级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形成了工人运动的高潮;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反帝反封建斗争进入新阶段。 【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大工业有了巨大的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从与时俱进角度思考回答。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为科学,在于它始终把自已视为一个开放的和发展的理论体系,并不断根据新的实践经验予以丰富和发展”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实现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理论角度论证回答。 (3)依据材料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由理论走向实践的发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化”“国民革命时代”的信息分析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1年7月)

材料二  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议决。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月)

材料三  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

——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年9月)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什么转变?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转变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转变产生的直接成果。这一成果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在国民革命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有哪些发展?

 

 

查看答案

国家统一是古今中外各国稳定与发展的基本前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至周天下封建”,“秦皇帝荡平九国,宇内一家……尊君抑臣,置列郡县”。

——唐代•杜佑

材料二:《邦联条例》规定:各州保留它们的主权、自由和独立;邦联无权向各州征税和管理各州的贸易;邦联只设国会作为中央权力机构,邦联未设行政首脑和司法长官,也没有对违抗邦联权力的行为实行制裁的任何规定。

材料三:“美国实行联邦制政体……中央政府只从州政府的权力中拿走了若干明确列举的权力,州政府则保留着中央政府拿走的权力之外的所有权力。”

(1)据材料一,秦朝在地方政治制度上与西周相比有何创新?结合所学,概括这一创新的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之初美国邦联制的弊端(试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回答)。结合二、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之后美国建立的联邦制有何特点?

 

 

查看答案

1907年,浙江巡抚张曾敭以革命党罪名捕杀秋瑾,舆论大哗,认为官府未按“文明国对于国事犯之办法,而是无供无证,欲杀则杀,不必按律,人权尽为侵削。”张声名狼藉,后虽调离浙江仍难平民愤。张忧惧成疾,辞官回籍。材料说明(  )

A. 清末舆论界支持革命    B. 清末时民权意识渐醒

C. 巡抚张曾敭徇私枉法    D. 西方国家同情革命党

 

查看答案

“巴黎居民们,法国军队来解救你们了。巴黎自由了!四点钟的时候,我们的士兵们占领了最后一处起义据点。今天战斗结束了,秩序、工作和安全将被重建。”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这是巴黎公社发布的公告

B. 政府军得到工农的支持

C. 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失败

D. 法国被普鲁士军队占领

 

查看答案

下表是《新青年》在不同时段相关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的频度。其中某一时段出现的频度最高,其主要原因是(   )

起止时间

1915—1918

1919—1922

1923—1926

“革命”出现的频度

0.78%

2.45%

25.14%

 

 

A. 国民大革命推动    B. 毛泽东思想的广泛传播

C. 十月革命的影响    D.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