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了“谋全局”“谋万世”,从不依据任何一个超级大国的意图来考虑对外政策。这说明我国
A. 以稳定世界的局势为首要任务
B. 建立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 奉行积极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D. 以综合国力增强为外交独立的前提
1951年,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提到,在我国原有学制中,工人,农民的干部学校和各种补习学校和训练班,在学校系统中没有应有的地位。这一认识
A. 借鉴苏联经验发展入民教育
B. 将极大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
C. 为完善学校体系奠定了思想基础
D. 脱离中国国情制约了教育发展
1912年.全国各地农村成立了71家垦殖公司,资金635万元;1922年,仅江苏、浙江等八省统计,垦殖公司就扩增到100家,资金达到1245万元。材料表明
A. 农业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发展
B. 农村生活方式发生质变
C. 封建土地所有制基本被消灭
D. 主要是政治动荡的结果
太平天国对旧的文风加以改革,要求“要实叙其事”,“语文确凿”;提倡“文以纪实,浮文所在必删;言贵从心,巧言由来当禁”的朴实通俗的新文风。太平天国这一做法
A. 希望获得儒生的政治支持
B. 实为提倡白话文的先声
C. 仍然采用森严的等级制度
D. 彻底否定传统儒家文化
明朝后期,白银可自行精造,成色和衡量标准都不统一,“轻重难定,亏耗滋多”。上述现象的出现
A. 影响了市场秩序的稳定
B. 打击了商人的不法贸易
C. 冲击了传统的民本思想
D. 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宋史·刑法志》记载:“黑宁初,置局修救,诏中外言法不便者,集议更定。元丰中,始成书二十有六卷,复下二府参订,然后颁行。”这说明宋朝的“二府”
A. 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管辖
B. 职责分工明确
C. 是宋朝法制建设的主体
D. 参与国家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