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据统计,1928—1933年期间,在中国部分城市,《离婚法论》、《中华民国民法·第四编·亲属》等法律书籍销量增长。不少主动提出离婚的女性,都聘请律师,通过诉讼请求增加赡养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①西方法律开始传入中国 ②民国政府法治建设加强
③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④乡村法律意识的增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如果仅仅作为一种应对外国列强侵略的临时性救国御侮方案,那是很有价值的。但是他们还无法将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与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现代化联系起来,希望通过补天式的批判与改革来延续旧的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该方案反映的思想
A. 成为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
B. 有利于民主思想的传播
C. 促使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
D. 缺乏事实依据且毫无价值
康有为、梁启超在日本避难期间,恰逢孙中山也在日本,孙中山以康梁亦为满清压迫,经此惨祸当能自省,乃请人约见。但康有为等人却坚持以“大清子民”为念,要死保光绪帝,将孙中山看作乱党,拒绝合作。这表明
A. 双方在代议制的具体方案上存在分歧
B. 康梁与孙中山之间无共同利益
C. 康梁极力维护清朝的君主专制
D. 孙中山希望康梁能够加入革命党
1935年,国民党政府先后对金融和重要的战略物资进行统制。1937年7月又对粮食资源、交通卫生机关等进行统制,随后在上海成立了四行联合办事处总处,并由资源委员会主持沿海工厂内迁。这一做法
A. 是为了应对国内的经济危机 B. 为争取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C. 直接导致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D. 是官僚资本借国家政权巧取豪夺
(题文)1927年《大公报》发表社评,“国民党人习闻宣传之法,稍稍习之,颇奏奇效”;北方军阀针锋相对,印发各类“讨赤”歌、“讨赤”文、“讨赤”画,因通俗易懂,可能比南方“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之类的口号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材料主要反映了国民革命时期:
A. 舆论宣传左右战争进程
B. 社会群众思想愚昧无知
C. 南北双方重视舆论宣传
D. 反帝口号脱离群众认知
从下列两表中可以看出的本质问题是
表1《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 表2《1842—1860年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情况》
A. 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
B. 中国被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手工棉纺织业衰败,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D.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应运而生,艰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