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纪之前的两千多年里,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主流是朝着相互分离的方向发展的,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汇合到16世纪才开始,西方的影响到19世纪才得以加强。其主要原因是中西方缺乏
A. 文明交流的技术条件
B. 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
C. 文明交流的历史基础
D. 文明扩张的经济动力
唐朝前期,73.02%的水灾都发生在北方,南方多雨区仅占26.98%。仅关内道、河南道水灾频次占唐前期总数的50%以上。安史之乱后,淮南道、江南道水灾频次记载明显增加,史书中还多次出现江南西道暴雨山洪的记录。据此可知
A. 经济严重衷退
B. 土地政策调整
C. 经济重心南移
D. 政府管理失控
(题文)班固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名人进行了统计。其中春秋时期没有贵族背景的名人占当时名人数的32%,战国时期没有贵族背景的名人占当时名人数的60%。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分封制的推广
B. 世袭制度的没落
C. 郡县制的实施
D. 井田制度的盛行
中国古代“广种未必多收”已为人熟诵;农谚云“锄头底下三分泽”:贾思勰曾告诫:“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材料意在强调中国古代农业
A. 生产技术的成熟
B. 粮食产量的稳定
C. 精耕细作的重要
D. 生产效率的低下
孟子说,舜是“东夷之人”,周文王是“西夷之人”,而他们都在“中国”(指华夏地区)行仁政,都成了圣人。孟子认为
A. 以夷变夏是历史发展趋势
B. 文化是区别夷夏的关键
C. 施行仁政的基础在于重民
D. 仁政主张源于舜和文王
材料一:“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
材料二:1987年粮食产量达到4亿吨,比1978年增加了32%;棉花产量达到419万吨,比1978年增加了93.3%;农业总产量达到4676亿元,比1978年增加了近三倍。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在农村实行什么政策?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回答该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填空,建国后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依次是:土地改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