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乾隆时期更调动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编纂了大型丛书《...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乾隆时期更调动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编纂了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全编收书3500多册、7.9万多卷,几乎囊括了清中叶以前所有重要的文献典籍,并在特定的视野中加以系统勾勒,从而构成了中国古代最为庞大的典籍。所以,纪昀称《四库全书》具有“源流之大备”及“回归”的特质。……清政府在修书的同时,也对古代文化典籍进行了大规模的、有目的的删削与篡改,对图书的禁毁确实是严厉的。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1751年,在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徳罗主持下开始编撰一部《百科全书》,全名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辞典》。参加撰稿的多达160人,其中有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自然科学家达朗贝、孔多塞,哲学家爱尔维修、霍尔巴赫,文学家博马舍,经济学家魁奈、杜尔阁等人。参加编撰的作者被人们尊称为“百科全书派”。他们人数众多,影响极大,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心。百科全书的编写,既吸收了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又有力地推动了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

——摘编自刘祚昌、王觉非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部著作的不同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部著作的不同的不同影响。

 

(1)不同特点:主持上:《四库全书》由政府主导,《百科全书》由狄德罗主持编撰(狄德罗反对政府参与);内容上:《四库全书》更加注重总结继承,体现了是清代学术集大成的趋势,《百科全书》强调创新,重视科技进步与理性启蒙思想的宣传;目的上:清政府对古代文化典籍进行了大规模的、有目的的删削与篡改,政治意图明显,《百科全书》是为了推动人们的思想启蒙。 时代背景:18世纪中后期,清朝国力强盛。君主专制发展到了顶峰,文化思想高度专制;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启蒙运动兴起。 (2)《四库全书》:保存了大量的古籍;是对古代文化的一次全面总结;对弘扬民族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从思想上强化了专制统治。 《百科全书》:提倡科学技术,全面批判了封建意识形态,宣扬资产阶级的政治文化思想主张,有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使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 【解析】 试题(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一“几乎囊括了清中叶以前所有重要的文献典籍,并在特定的视野中加以系统总结,从而构成了中国古代最为庞大的典籍”可以概括出《四库全书》的特点:更加注重总结继承,体现的是清代学术集大成的趋势;根据材料二“吸收了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体现了《百科全书》的特点:强调创新,重视科技进步与理性启蒙思想的宣传。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纪昀在《进四库全书》表中称《四库全书》具有‘源流之大备’及‘回归’的特质”、“也对古代文化典籍进行了大规模的、有目的的删削与篡改,对图书的禁毁确实是严厉的”可知《四库全书》的影响:保存了大量的古籍;是对古代文化的一次全面总结;对弘扬民族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从思想上强化了专制统治。根据材料二“他们人数众多,影响极大,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心”“有力地推动了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可知《百科全书》的影响:全面批判了封建意识形态,宣扬资产阶级的政治文化思想主张;提倡科学技术,有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使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曾经身为抗英主帅的林则徐对中英武装力量作了这样的对比:“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

材料二  彼西洋者自其自由平等观之……人人得以行其意,申其言,上下之势不相悬自其官工商贾章程明备观之,则人知其职,不督而办……其民…德慧术知较而论之,又为吾民所必不及。

——严复《原强》(1895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林则徐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林则徐在“睁眼看世界”方面的主要史实。

(2)阅读材料二,指出严复对西方认识的发展之处。结合时代背景,列举这一时期先进中国人对西方认识深化的政治、经济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法家相信人性本恶,只有靠强权的统治者依据透明、客观的法律来实施奖惩,才能维持社会秩序与稳定。统治者自身就是法律的主人。因此,尽管儒家和法家都信奉社会铁序,但是前者提倡自律,家庭和国家要遵循传统的礼制,而后者相信依靠严刑峻法才能确保实现最终的和平。

法家的“法”不仅意指法律,还有方法和程序的含义。最初的法家就承认法律与统治术是有区别的,后者指的是权力的行使。因此统治手段不仅决定了法律的权威或者公信力,还决定了法律的有效性。因此统治社会的权威或者法律源自于术,即行使权力的方法论。韩非子综合整理了他对于统治术的领悟,认为国家统治者与其下属的官像阶层存在利益冲突,而官僚阶层又统治人民大众。因此王道依赖于“势”,即王者的神秘力量。王者能够超然、不偏不倚地通过官僚阶层创立社会秩序与稳定。

法家的悲剧在于秦朝残酷无情地奉行了法家思想,而秦王朝的迅速瓦解导致法家思想无法再成为主流。其后的汉朝在正式场合拒绝法家思想,独尊儒术。但是,中国的统治者总是发现法家的理论和实践非常有用。因此,倾向于中央集权的中国政治文化本质上是“外儒内法”。统治者不仅要怀柔,也要使用铁腕。

——摘编自沈联涛《外儒内法》

(1)根据材料,概括作者对法家的认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家和法家的历史地位。

 

 

查看答案

宋代苏颂受皇命研制新浑天仪,召集翰林院天文院、太史局等各研究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并调用在政府内任职的数学、军械,机械等方面的专门人才,组建元祐浑天仪象所,历时三年研制成功,铸铜水运仪象台。这反映了宋朝

A. 国家力量推动科研项目实施    B. 科研机构设置日渐完备

C. 发展科技服务于农牧业生产    D. 注重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查看答案

传说道家创始人李耳西出函谷关后到达印度,创立了佛教,成了佛,还对当地人民进行教化,这就是所谓的“老子化胡”,道教徒欣然接受这一传说。这个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说明

A. 外来文化借助本土文化扩大影响

B. 春秋战国时期佛教已传入中国

C. 文化高度自信阻碍思想文化交流

D. 佛教、道教逐渐融合为一体

 

查看答案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控诉不敬城邦认可的神灵,并因此被判处死刑;哲学家普罗泰格拉因在《论神》中说“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其著作被公开焚毁;悲剧家欧里庇得斯也因“不敬神”被起诉,被迫离开雅典,客死异乡。对此表述最准确的是

A. 雅典民主政治形同虚设

B. 统治阶级利用神权来巩固统治

C. 雅典公民权利没有保障

D. 人文思想并不是雅典主流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