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苏颂(1020-1101),福建同安县人...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苏颂(1020-1101),福建同安县人.北宋中期宰相,从地方到中央,担任——系列重要官职,为官50多年,政绩颇丰,一直保持清廉作风;严格执行典章制度求百官守法,忠于职中;善于发现并大胆地量才用人。他体恤百姓,在百姓饥荒时立即上书请求教济;清查富户漏税行为,既增加了国库收人,又减轻了百姓的负担。苏颂是一位“高产”的诗人,具有现实主义风格,忧国忧民。两次出使辽国,根据宋过实际,提出与辽朝和睦修好的“外交”政策。他治学严谨,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勤于实验;勇于实践;尊重科学,深入钻研业务,在科学上积极开拓进取和创新.在天文学、天文机械制造、药物学、星图绘制等方面有突出贡献。“时势造英雄”,苏颂的成就也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特色。

——改编自互联网

(1)根据材料,概括苏颂的优秀品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透过苏颂的成就分析北宋的时代特色。

 

(1)品质:作风清廉,忠于职守,善于量才用人;体恤百姓,关注民生,忧国忧民;和睦邻国,修好邦交;治学严谨,勇于实践;尊重科学,积极进取和创新。 (2)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根据材料“一直保持清廉作风;严格执行典章制度求百官守法,忠于职中;善于发现并大胆地量才用人。他体恤百姓,在百姓饥荒时立即上书请求教济……忧国忧民。”可知苏颂作风清廉,忠于职守,善于量才用人;体恤百姓,关注民生,忧国忧民;根据材料“两次出使辽国……提出与辽朝和睦修好的‘外交’政策。他治学严谨……勇于实践;尊重科学,深入钻研业务,在科学上积极开拓进取和创新”可知和睦邻国,修好邦交;治学严谨,勇于实践;尊重科学,积极进取和创新。 (2)该小问考查苏颂的为官时代,即北宋时期的时代背景,基本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北宋中期积贫积弱;宋与辽夏并立,力求和平;传统科技发展并积极西传;重视科举制,诗词文学兴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是平汉、粤汉铁路的交会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938年6月11日至10月27日,中国第5、9战区陆海空军,14个集团军、50个军,总兵力近110万人,以武汉地区为中心,在安庆、湖口、九江之长江南北两岸和大别山北部等广大地区,抗击日军陆海空35万人进攻的大会战,史称武汉会战。会战前夕,国民政府军委会制定了作战计划:立足外线,保持部队高度的机动性,逐次消耗日军,以空间换时间。中国军队作战数百次,伤亡40余万,毙伤日军25万多,大大消耗了日军力量。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也参加了这次会战。武汉会战是抗战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国军最后为保存有生力量,从武汉地区主动撤退。自此,抗战由战略防御阶段转入战略相持阶段。日本被迫改变侵华政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转移兵力进行敌后战场的“治安”作战。

——改编自互联网

(1)根据材料,概括武汉会战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武汉会战的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进行了多方面改革。废丞相,权分六部,设特务组织锦衣卫;地方由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行政、司法和军事权力,三司单独向中央负责;大力惩治贪官污吏,反腐反贪的力度前所未有;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政策,建立一整套完备的卫所制、军户制;设五军都督府分掌全国军队的管理与训练,调兵权由兵部掌握,皇帝控制军权。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丈量土地,清查户口,鼓励百姓拓荒和种植经济作物。实行轻税簿赋政策;建立社会救济制度:遇灾免税,开仓赈灾;实行济贫制度:设立济养院;办公共工程安置流民。紧抓教育,兴办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如此等等改革,颇有成效,史称洪武之治,但也有后人非议之。

——改编自互联网

(1)根据材料,归纳明太祖具有积极意义的改革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明太祖改革遭受后人非议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20-1961年间我国每户人口平均数的变化概况每户人口平均数(人)

——改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的《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请解读上图中的信息,在a、b、c、d四个时段中任选一个时段,指出该时段每户人口平均数变化的态势并从多角度阐释变化的原因。(要求:选取的时段明确,变化的态势准确,从多个角度且结合史实阐释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中国沿江沿海地区(距离铁路、大河两天行程以内,而便于对外贸易的地区也在内)是近代中国的精华地区,而内地则是落后地区。近代人才、资金纷纷流向精华地区,致使城乡分化更为严重,从而形成双元经济。双元经济的形成,与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有关,更是近代列强入侵造成经济发展区域性失衡的产物。同时,精华地区农业自给能力较高,就算需要引入粮食、原料等,也往往基于交通和产品质量考虑而选择进口。当时人挑畜驮水运是主要的交通方式,在此低速低效的情况下,精华地区海运业的兴盛更具优势。加之战乱频繁,使精华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分化更甚。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的《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一晚清经济的起步》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跨区城经济交流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进步明显,这为交通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物质基础,推动了我国陆海空立体交通的迅猛发展。在国内交通方面,近年来我国高铁和农村小公路都有很大发展。高铁开通增强了中心城市的经济集聚,使经济要素由沿途地级市向中心城市转移,这种高铁的“虹吸效应,”主要发生在东部地区以及第二、第三产业上,而对中西部地区和第一产业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在公路建设上则能弥补这一不足,特别是县级公路,户户通水泥小公路或便民道则对“三农”帮助比较大,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城乡协调发展。

——摘编自张克中、陶东杰的(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分布的效应》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双元经济现象出现和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近现代交通状况的差异,并分析交通发展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

 

 

查看答案

肖开文(新牌子的书写者,时任向阳公社文化站站长)参与了下图所示的换牌事件,他说:“在换牌半年多时间里,我连陌生人都不敢见呢。”这在本质上反映了

 

A. 当时“左”倾思想仍然存在

B. 向阳乡走在对外开放的前列

C. 肖开文是保守者的代表

D. 农村改革处于深化时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