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对于拿破仑有各种各样的评论。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历史上对于拿破仑有各种各样的评论。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之神为拿破仑及其法典加冕图

材料二  下图为比利时的滑铁卢拿破仑铜质雕像。为战败的将军立像纪念,这在世界战争史上实属罕见。碑上刻的文字是“Napoleon I,Emperor of France,(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1769~1821”。

材料三  下图漫画为《镜中的拿破仑》。镜子前的拿破仑,头戴皇冠、手握宝剑;而在镜子中却变成了手拿《民法典》的华盛顿。

请回答:

(1)材料一表达的主题是什么?概述法典的历史地位?

(2)据材料二并结合相关史实,你认为比利时为拿破仑立像纪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漫画的创意,代表了作者对拿破仑的不同评价与观点。选择一种观点,谈谈你的理解。

 

(1)主题:法典将与时间同在,传诸万世。(法典的精神是永恒的) 地位:用法律条文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典。 (2)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民法典》的传入,对促进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势力的瓦解起到积极的作用。 (3)第一种:选择镜子前的拿破仑形象:反映了拿破仑落后的一面,恢复帝制和等级制度;发动战争,奴役人民。 第二种:选择镜子里的拿破仑:镜子里的形象反映了其进步的一面,打败了反法同盟,挽救了法国革命;传播了法国的革命思想;颁布法典,巩固了法国大革命成果;本质上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解析】 (1)根据材料“时间之神为拿破仑及其法典加冕图”可知体现的主题是法典的精神是永恒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典的历史地位体现在维护法国大革命成果和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立法典范。 (2)根据材料“为战败的将军立像纪念,这在世界战争史上实属罕见。碑上刻的文字是“Napoleon I,Emperor of France,(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1769~1821”。可知拿破仑对比利时的战争积极作用大于它的消极作用,主要体现在打击封建势力,传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等方面。 (3)根据材料“《镜中的拿破仑》。镜子前的拿破仑,头戴皇冠、手握宝剑”体现在拿破仑落后的一面,也就是恢复帝制和等级制度;发动战争,奴役人民;根据材料“而在镜子中却变成了手拿《民法典》的华盛顿。”可知镜子里的形象反映了其进步的一面,主要体现在打败了反法同盟,挽救了法国革命;传播了法国的革命思想;颁布法典,巩固了法国大革命成果;本质上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  英国的城镇化坚持以城乡规划为主体的公共干预政策。英国在城市化初期,由于人口和产业活动的迅速集聚而城市缺少必要的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致命疾病的流行。自19世纪中叶起,英国通过了一系列的法案,对环境卫生问题进行管理。1909颁布的《住宅与规划法》成为世界上第一部城市规划法,标志着规划成为重要的政府管理职能和引导城镇化进程的公开政策。1936年,伦敦郡通过了“绿带开发限制法案”,由伦敦政府购土地作为“绿化隔离带”引导城市建设开发,减少对乡村环境和利益的损害。

 

——周天勇《中国向何处去》

材料二  国家统计局与2008年公布了《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报告显示:我国的城市功能日益健全,人民生活条件不断完善。但与此同时,城市文化遗产的破坏程度却呈现有增无减的趋势,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不断激化

——康婷婷《城市建设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及初期存在的主要问题

(2)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我们应该遵循怎样的文化遗产保护原则?平遥古城的保护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典范,简述平遥古城的文化内涵。

 

 

查看答案

    材料一  在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中国GDP首次被日本历史性地超过,改变了数千年来GDP弱于中国的局面.但是日本GDP领先中国的现实仅仅持续了二十几年时间就由于二战的惨收而终结,在1949年中国GDP已是日本的两倍。中日两国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初都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在此期间中国的GDP仍然领先于日本。此后,两国经济恢复和发展学习了不同的对象,最终在1961年中国GDP又被日本超过。之后差距越来越大。

——摘自许梦博《中日GDP三次赶超的历史真相》

材料二中美日GDP比较(单位:10 亿美元;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史实,分析材料一中“中国GDP首次被日本历史性地超过”的主要原因。分析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日本角度分析“1961年中国GDP又被日本超过”的主要原因。

(2)据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中日经济成功的共同因素。

 

 

查看答案

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随之共振,并对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材料一  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性既是中国所以取得成就,向“法治国家,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三元并存互补的现代社会模式演进的原因,也是何以在社会转型中出现制度转换代价,蕴藏社会矛盾的原因。“旧辙已破,新轨未立”,这种转型社会的特点突显出社会转型的风险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

——刘燕万欣荣《中国社会转型的表现、特点与缺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分别服务于“专制主义”和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代表人物和具体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社会转型中向“三元并存与互补的现代国家治理模式演进”的具体表现。

 

 

查看答案

19世纪晚期英国奉行“光荣孤立”政策,华盛顿的告别演说则被视为美国“孤立主义”的先导,为美国历任统治者所遵循和发展。英国的“光荣孤立”与美国的“孤立主义”

A. 目的不同:英国为维护海上霸权,美国为争夺海上霸权

B. 提出基础不同:英国有世界优势,美国是新建弱国

C. 本质相同:在欧洲大陆扮演一个“均势维持者”的角色

D. 结束时间相同:在一战期间共同参加协约国集团作战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指出:“宗教改革”一词像“文艺复兴”一词一样容易使人误解……表面上看,宗教改革可以解释为对教会某些弊病做出的反应,其中包括教皇的放荡生活、出售宗教场所、不受教会法律约束的特许和豁免等,但他们只是新教徒进行宗教改革的借口。上述材料表达的主旨是

A. 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只是文艺复兴的表象

B. 强调教会的腐败和无耻是宗教改革运动的借口

C. 表达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运动同样有深刻的社会原因

D. 阐明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运动在人文主义精神上的传承关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