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古希量史专家弗罗洛夫说,雅典民主的公民大会拥戴一些贵族作为自己的领袖,授予并且保证公民的自由,同时奴役由异族人充当的奴隶,剥削公民以外的希腊人和非希腊人的公民权。这反肤出古代雅典
A. 公民积极参与政治
B. 民众享有政治权利
C. 阶级矛盾不可调解
D. 民主政治的不成熟
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称:“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又以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梭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梭伦在改革中引入的“民主原则”体现在
A. 颁布“解负令”
B. 发放公职津贴
C. 组成“四百人会议”
D. 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公元前六世纪前夕,雅典国家在政治上发展的形势就是富有阶层和平民以及贵族中染指工商业的人物,为了自己的利害逐渐汇合,形成一道要求改革的浪潮。这次改革
A. 推动了雅典城邦的兴起
B. 建立了公民大会
C. 动摇了氏族贵族的特权
D. 确立了民主政治
梭伦改革最重要的举措是废除债务奴隶制,归还借贷抵押的土地,尽管富人曾经强烈抗议,但未有结果,这一举措后来得到充分执行。这说明该举措
A. 符合了城邦整体利益
B. 获得了各阶层普遍支持
C. 打破了贵族权力垄断
D. 保护了平民的根本利益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
材料一:建国初期我国农业发展情况
年份 | 粮食总产量(万吨) | 棉花总产量(万吨) | 比上一年增长(%) | 上交农业税 (亿元) | |
粮食 | 棉花 | ||||
1950 | 13213 | 69.2 | 16.7 | 55.9 | 19.1 |
1951 | 14369 | 103.1 | 8.7 | 49 | 21.69 |
1952 | 16390 | 130.4 | 14.1 | 26.5 | 27.03 |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我国农业发展的原因。说明农业的发展对这一时期国家经济建设产生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1958—1965年全国粮食产量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及其原因。
材料三 自1950年起的58年历程中,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2亿美元到200亿美元用了29年。从200亿美元到2万亿美元用了29年,其中,从200亿美元到5000亿美元用了23年,从5000亿美元到2万亿美元用了6年,2002~2007年间,进出口贸易总额合计已超过1979~2001年的总和。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出口贸易总额后29年比前29年增速较快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2002~2007年间进出口贸易飞速增长的国内原因主要有哪些?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吉祥”为主题的词句、对联、图案非常丰富。作为我国历史文化传统中的一种文艺表现形式,它们与人们的生活、习俗以及文化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反映了小农经济背景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同时农与商的地位随着统治者调整政策的变化而变化。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材料一:
(1)我国传统中以“吉祥”为主题的图案巧妙地运用动植物、人物、器物等,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谐音、象征等手法,创造出图形与吉祥寓意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比如把莲花和金鱼放在一起,寓意为“连年有余”,把麦穗与花瓶结合在一起,寓意为“岁岁平安”等。请根据图一至图四所提供的信息,任选一幅图用四字词组概括其寓意。
(2)依据图五和所学知识概述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材料二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财物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与本,使天下各食起力。末计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
(3)材料二是如何看待农业和商业关系的?该政策有何影响?
材料三 盐铁官营弊端重重,效率低下,经营呆板,官僚机构更加臃肿,有权的官吏常常欺压、勒索百姓等。于是一种新政策应运而生,凡官营和专卖中感到棘手的经营环节或经营单位,一律承包给商贾部分专卖利润给商人。国家的专卖利润虽由全部变成部分开支却大为减少,而且商人参与经营使效率提高、总利润增加,政府的实际收入反而成倍增长。唐宋以来,这种新政策原则运用得日益广泛,出现了盐引、茶引等各种禁榷商品转卖凭证。很多商人在与官府合作,为国家服务中发家致富,地位尊崇,尤其是盐商。
材料四 中唐以后,“工商杂类不得预与士伍”等禁令松弛。北宋允许商人中“奇才导行者”应试,南宋以后商人及其子弟可以参加各级考试,中举做官的越来越多。宋代还有“榜下捉婿”的风习,每当张榜公布进士考试结果时,富商大贾争相挑选新科进士做女婿。
(4)材料三中所涉及的新政策是什么?依据材料四指出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的具体表现?
材料五:
材料六 “武夷北苑夙著茶名,饥不可食,寒不可衣,末业所存,易荒本务。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漫山遍野,愈种愈多,苍崖铲为赤壤,清溪泛为黄流。……但近年以来,外洋印度等处产茶日多,行销日滞,……而乡僻愚民,犹剔壤挖岩,种植不已,等良田于硗确(把良田看作是坚硬贫瘠的土地),置耕织为缓图,逆料数年后,工本徒抛,衣食无出,势将坐困。……现在种茶之区,市疲山败,民心颇知改悔。”
(5)依据图六、图七和材料六提供的信息及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以后近百年的时间里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哪些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