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汉书.黄霸传》记载:“自武帝以来,外廷之官统于丞相,中朝之官统于大司马,中朝...

据《汉书.黄霸传》记载:“自武帝以来,外廷之官统于丞相,中朝之官统于大司马,中朝拥有决策权”。由此可知,汉武帝时(            )

A. 丞相权力受到削弱    B. 丞相不再负责全国政务

C. 实现行政与军政的分离    D. 皇权专制受到空前削弱

 

A 【解析】汉武帝时期设立中外朝制度,内朝负责决策,外朝负责执行,显然原先负责决策的丞相权力被削弱,故A正确;丞相仍是执行机构,故B错误;材料主要是决策方式变化,不涉及行政与军权分离,故C错误;材料中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故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其一为土地属于天子或诸侯,大贵族可以把土地封与小贵族,但不得买卖,百姓黎民更不得私有。其二是居统治阶层的贵族实行世袭制,黎民百姓不能进入统治阶层。材料描绘的是

A. 王位世袭制    B. 封邦建国制

C. 郡县    D. 礼乐制

 

查看答案

史学家徐中约曾说:“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而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该“制度”最有可能是

A. 世官制

B. 察举制

C. 皇帝制

D. 科举制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5世纪晚期开始,英国就展开了长达三百多年的保护主义探求。1485年亨利七世推出了大力支持羊毛工业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1587年完全禁止早毛出口;1690年道过“羊毛法章”禁止进口殖民地的羊毛制品,1700年英国议会通过一项禁止销售印度棉布的法令。1721年,英国首相沃波尔以提升制过生为日标,推行明确的重商主义政策改革。1760年至1830年是英国产业革命时期,虽然王当。斯密在1776年发表的《四富论》中提倡自由贸易,但是1815年英国仍通过了新的谷物法,提高了对农业的保护力度,一直到1846年,当英国产业革命已经完成相当一段时间后,英国才通过取消《谷物法》,开始了维护其工业施对领先地住的贸易自由化进程。

——摘编自张学博《英美历史上的贸易保护主义》

材料二  中国对外贸易历史源远流长,富有东方特色的商品和手工技术出口传播到世界许多地方。明清时期曾实行“海禁”政策,鸦片战争后,中国对外贸易发生了巨大变化。1843年至1895年,进口由18400千两增加至171697千西1出口也由25460千两增加至143293千两。进口以消費資料为主,占70%至80%以上;出口以农矿原料及手工业品为主,占80%。1863年,赫德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改革海关建制,提离了关务行政效率。洋务运动时期,王韬等人提出“商战”和“翼护”外貿利权的思想。《辛丑条的》签订后,清政府先后设立外务部和商部,并陆续派遣领事分驻各国,经办对外貿易有关事——世纪上半叶,中国政局动荡,战乱不断,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加速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中国对外贸易额1978年为206亿美元,2016年达到3.685万亿美元。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形势变化,中国外贸压力趋紧。据商务部统计,我国已连续21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10年成为全球遗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

——摘编自廖良辉《对外贸易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并就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反倾销调在提出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材料二: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三:新航路开辟后,原有的商品如粮食,白糖,香料都有大的增加;同时一些新商品也出现在欧洲市场上,例如:美洲的烟草,可可,非洲的咖啡,中国的茶叶。一方面是许多商业金融机构的建立,有信贷机构,殖民贸易股份公司,交易所等。买空卖空,形同赌博,经商者突然暴富,顷刻破产的事例司空见惯。……中世纪兴旺发达的地中海贸易成为昨日黄花,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的商业地位一落千丈……而里斯本,伦敦,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市……。

材料四:“(清末)旧工业之衰落日甚一日。今试经入一人家,观其日常所赋用者,无论为必要品为奢侈品,其来自他国者恒十而八九。”

(1)材料一、二关于“世界历史”的开创(开始)提出了怎样不同的看法?

(2)材料三反映了欧洲出现了什么现象,结合材料归纳其具体表现?

(3)材料四中的“旧工业”指什么?简要说明其衰落与工业革命的历史关联。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农业较之前代的发展相比,在农作物品种的增加,多种经营方式的推广方面,则有比较突出的成就自明朝中期起,高产作物玉米番薯(地瓜)马铃薯(土豆)自海外传入中国,它们不仅单位亩产量大,而且适应性强,不与五谷争地明清时期,棉甘蔗蔬菜果木等的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但是清朝人口猛增,人地矛盾更加突出,经营规模进一步狭窄,牛耕普及程度逊于前代,即使在地力尚算肥沃的江南地区,精耕细作越来越偏向“多劳”倾向,陷于劳动力过量投入,结果略有增长却没有什么发展的“糊口小农”经济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

材料二  15世纪末至19世纪,欧洲很多国家都出现了圈地运动,圈地运动在英国最典型英国资产阶级建立政权后,进一步推进圈地运动18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增多,农村人口减少,为了增加农产品的供应,在推行诺克福轮栽制的同时,各种以畜力水力或蒸汽为动力的农业机械陆续出现,在改进农业技术的同时追求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趋势在18世纪已经相当明显,这和当时中国小农经济裹足不前的情形是迥然不同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农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明清农业经济发展难以突破“糊口小农”经济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8世纪英国农业与同时期的中国农业相比有哪些新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