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9月14日《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业合作社生产管理工作的指示》中明确提出,在农村实行“包干、包产、包费用和超产奖励”的“三包一奖”制,要求生产队在生产管理中建立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生产责任制机制,以期建立严格的田问管理制度。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 对农业中的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
B. 为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铺垫
C. 纠正经济建设中出现的“左”倾错误
D. 充分调动合作社社员的生产积极性
国民政府于1934年发起新生活运动,强调培养卫生习惯、雷厉风行、信守诺言、礼貌待人和礼义廉耻这四种传统的价值观。其目的是:
A. 提高民众素质,实现思想觉醒
B. 宣传传统文化,愚弄黎民百姓
C. 摒弃粗鄙陋俗,融入国际社会
D. 培养忠义精神,抵抗日本侵略
下表为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法规、规章、命令统计表。
内容 | 政权建设,选举、公安、司法 | 土地、劳资 | 兵役制、人民武装 | 拥军优抗、荣军抚恤 | 婚姻、妇婴 | 社会管理 | 抗战勤务 | 农工商业、贸易、合作 | 财政、货币、金融 | 教育、卫生 |
件数 | 94 | 19 | 17 | 33 | 9 | 29 | 4 | 30 | 44 | 30 |
由此可知,晋察冀边区
A. 成为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
B. 重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
C. 意在配合正面战场的作战
D. 以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为工作的重心
1906年,中国第一个省级公共图书馆——湖南图书馆建立,1909年,国立京师图书馆开始筹建,其余各省图书馆也加紧筹建。到民国前夕,各省公共图书馆基本建立,学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私人图书馆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这一时期图书馆的建立和发展
A. 与变法图强运动相辅相成
B. 适应了近代教育的需要
C. 以宣传共和主义为其宗旨
D. 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废除
罗荣渠的《现代化新论》认为:“辛亥革命使无所不包的普遍王权的一元结构突然解体后,不但没有产生出一个现代型国家,而是分裂出大大小小的传统型权力中心,形成严重的政治权威危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
A.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
B. 儒家伦理纲常的价值体系没有被打破
C. 中国社会结构没有重新分化组合
D. 帝国主义国家分别扶植各自的代理人
1911年96家西方企业和40家中西联合企业的资本投资增至1.03亿银元,同时549家中国企业开始使用非人力驱动的机器设备,投资约为1.2亿银元。到1933年,中国现代工厂数量达3176家,雇佣产业工人超过50万。材料反映出当时
A. 经济近代性的因素增加
B. 中国工业发展严重依赖列强资本
C. 中国沦为列强经济附庸
D. 北洋政府时期民族工业发展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