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强调,"在国家之中,并没有任何根本法是不能予以废除的。即使是社会公约也不例外;因为如果全体公民集合起来一致同意破坏这个公约的话,那么我们就不能怀疑这个公约之被破坏乃是非常合法的”。对该观点判断错误的是
A. 实际体现了“社会契约”思想
B. 即将引起社会秩序的混乱
C. 阐述了“不断革命”的合理性
D. 有可能导致多数人的暴政
公元前413年,雅典远征西西里失败,很多雅典人攻击那些赞成远征的演说家,而忘记自己那一票的神圣责任和义务,其出尔反尔的手法几近无赖。材料主要反映了雅典
A. 直接民主存在决策风险
B. 公民道德素质严重缺尖
C. 演说术有助于民主决策
D. 民主实质只是流于形式
12世纪罗马法在欧洲出现了复兴,《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写道:“罗马法披荆斩棘在丛林中开辟了一条明确的、始终一贯的道路,这条道路对于权力和财富是有利的。”这反映出罗马法:
A. 有利于加强教皇的权力
B. 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武器
C. 保护商品生产者的利益
D. 是欧洲近代各国法律的源头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家出台政策积极鼓励农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专业户、经济联合体和乡镇企业,扶植农村工业、商业、建筑业、运输业等第二、三产业,使农村经济逐步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据此可知,当时
A. 农村土地所有权发生变化
B. 农村仍旧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
C. 农民生产自主权得到保障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
(题文)下表展示的是1952—1978年间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
年份 | 国民收入指数 | 消费水平指数 | ||
全国居民 | 城市居民 | 农村居民 | ||
1952 | 100 | 100 | 100 | 100 |
1957 | 153 | 122.9 | 126.3 | 117.0 |
1978 | 453 | 177.0 | 212.0 | 157.6 |
(注:国民收入指数和消费指数均按可比价格计算,此表格出自《中国统计年鉴1993》)
A. 国民收入主要用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B. 优先发展重工业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C. 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差距在不断拉大
D. 计划经济体制保证了国民收入持续增长
1957年9月14日《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业合作社生产管理工作的指示》中明确提出,在农村实行“包干、包产、包费用和超产奖励”的“三包一奖”制,要求生产队在生产管理中建立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生产责任制机制,以期建立严格的田问管理制度。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 对农业中的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
B. 为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铺垫
C. 纠正经济建设中出现的“左”倾错误
D. 充分调动合作社社员的生产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