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宋)范大成《四时田园杂兴》
材料二
男耕女织图
材料三 (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坡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
是岁,牛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
——《后汉书》
(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主要经济形式是什么?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征
15—17世纪在欧洲被称为“扩张的时代”。用全球史观审视“扩张”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
A. 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B. 为西欧国家进一步扩张提供了条件
C. 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 D. 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
欧洲历史上的某个时期,金银贬值,物价上涨,西班牙的物价平均上涨4.5倍,英法德为2~2.5倍,物价上涨使城乡的雇佣劳动者进一步受到剥夺,因为工资增长幅度低于物价上涨。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A. 新航路开辟引起价格革命
B. 工业革命导致生产过剩
C. 世界大战导致物资稀缺
D. 经济危机引发物价波动
经过长期斗争,英国最终战胜法国并确立自己的殖民霸权。这场斗争实质上反映了
A. 英语国家对法语国家的胜利
B. 先进制度对落后制度的胜利
C. 工业国家对农业国家的胜利
D. 海岛国家对大陆国家的胜利
16世纪以前最重要的商品是由东方运往西方的香料和朝相反的方向运送的金银。但是在这之后的新的海外产品开始逐渐成为欧洲的主要消费品,其商业价值也不断增长,包括新的饮料、新的染料、新的香料、新的食物。材料主要说明了
A. 世界贸易中商品种类的变化
B. 世界贸易量的增长
C. 世界贸易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市场
D. 世界贸易使殖民者财富猛增
(题文)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将公元1500年作为世界历史的转折点。以下哪一史实可以作为这种历史分期的依据?
A. 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B. 新航路的开辟
C. 圈地运动的发生
D. 宗教改革的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