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3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烟法》;1855年,颁布了《有害物质去除法》;1876年又出台了《河流防污法》。这一系列法律文献颁布的主要背景是
A. 工业发展造成严重污染
B. 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
C. 多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D. 英国社会重视立法的传统
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指
A. 机器大工业生产
B. 工业城市生活方式
C. 工厂制组织形式
D.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规定,“凡直隶、山东、江南、浙江等省民人,情愿在海上贸易捕鱼者,许令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往来行走”,“外国贡船以内者,其所携货物予以免税。西洋商船船钞较东洋船钞减十分之二。”对此解释正确的是,康熙年间
A. 一度开放对外贸易
B. 废除了海禁政策
C. 对洋货征税一视同仁
D. 取消了对沿海居民出海贸易的限制
1957年,周恩来在中共浙江省委扩大会议上说:“既然我们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都能和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共同合作,团结在一起,那么,怎么能够设想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就不能同民主党派、党外人士继续合作下去呢?这是说不出道理的。”这一讲话
A. 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B. 推进了人民政协制度的初步形成
C. 标志人民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
D. 号召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基层民主
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取得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提出这一观点的历史背景是
A. 战略决战的时机成熟
B. 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
C.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结束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毛泽东在1938年9月召开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说:“抗日战争的进行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成中,国民党居于领导与基干的地位……统一战线以国共两党为基础,而两党中又以国民党为主干,我们承认这个事实。”对以上材料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 中国共产党拥护国民党在抗战中的领导地位
B. 中国共产党以党内合作消除国共两党的矛盾
C. 中国共产党这一认识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D. 相持阶段的到来促使中国共产党加紧和国民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