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金天翮出版《女界钟》一书,被认为是“女权革命”思想的开端。书中指出:女权“终不可以向圣贤君主之手乞而得焉”,必“自出手腕,拼死力以争已失之权利”。作者意在
A. 动员暴力反满
B. 倡行君主立宪
C. 号召收回利权
D. 支持慈禧新政
明清时期“文学妨业”观念盛行,诗歌、散文被认为是“文人名成寄兴之事,少年习学,正业必疏”,与“淫词艳曲、小说和俚唱”一起被列为学生禁止阅读的“闲书”。这说明当时
A. 雅俗文学相互交流融合
B. 科举推动经世致用思潮’
C. 理学统治地位已经动摇
D. 八股取士不利文学发展
宋代外省官分“亲民”与“釐务”两种,“亲民官皆由京朝官差遣,不设正官;而釐务官则专治一事,直属中央”。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 分化事权强化君主专制
B. 官员相互配合提高效率
C. 加强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 提高官员素养缓和矛盾
汉代农民“外出为庸(佣)”的现象颇为普遍,如“第五访少孤贫,常佣耕以养兄嫂”;“申屠蟠家贫,慵为漆工”;“栾布穷困,卖庸于齐,为酒家保”等。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B. 土地集中日益严重
C. 租佃关系普及深化
D. 水陆交通长足发展
据《史记》记载,齐桓公帮助周襄王平定兄弟叛乱后于葵丘会盟诸侯,并借天子之名发布禁令:“……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毋以妇人与国事”,霸业达到顶峰。这一记载说明当时
A. 儒家学说成为齐国正统思想
B. 周王室依然具有极大的权威
C. 旧的统治秩序得到一定维护
D. 妇女社会地位遭到严重贬损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材料二 “单是大工业建立了世界市场这,就把全球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国家的人民,彼此紧密地联系起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
请回答: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19世纪40-60年代)在经济、政治方面的影响。
(2)材料二中“大工业”包括了两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比起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发明者和发源地、工业结构方面有什么不同?